知己难寻
(2009-10-23 22:55:52)
标签:
情感 |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朋友到处都是,但知己往往难寻。能找到一个真正理解自己的人不容易,有时候连自己的家人都不了解我,要在这茫茫的人蛇混杂的社会找寻肚子里的虫,比找到真爱还难。有时还是自己成为别人的知己较容易吧!
关于蔡锷于小凤仙的一段情,开始蔡可能有“狎妓”以麻痹袁的意味,但人都有自身弱点,饮食男女在所难免,何况民国初年政府大员纳妾嫖妓也是寻常事。蔡锷当时33岁,小凤仙17岁,两情相悦,英雄美人悱恻缠绵成了千古美谈,民间亦多有传说。从蔡锷赠小凤仙两联中可看出俩人的一番真情:不信美人终薄命;古来侠女出风尘。其地之凤毛麟角;其人如仙露名珠。
相传蔡锷病逝日本福冈大学医院,消息传到北京,在中央公园公祭蔡锷时,小凤仙身披黑纱,送有挽联:九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怜他忧串余生,萍水相逢成一梦;十八载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1982年云南大学教授石鹏飞回上海老家探亲路过长少时特拜谒蔡锷墓,诗曰:“南天剑起一麾雄,湘水麓山唱大风。十万万人今共拜,知音岂独小桃红。”另有一番深意。
1915年末,蔡锷称和小凤仙游玩并趁机逃离北京,回到云南,通电讨袁。次年1月,蔡锷率军出征,称帝仅83天的袁世凯在内忧外患中死去。同年11月8日,患喉结核的蔡锷在日本病逝,年仅34岁。小凤仙得知此讯,痛不欲生,书写挽联:“谁识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蔡锷的离世带给小凤仙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那以后,小凤仙不知所踪。
看过《蔡锷与小凤仙》的故事之后,我才发觉真正的知己就如同蔡将军与小凤仙那样存在真正“友谊”的!古语有云“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知己,说进一步是恋人,退一步是普通朋友甚至陌生人,与知己间的感情是非常微妙玄幻的,作为知己她比任何人都了解你的秉性,它会以她独有的方式去体谅和理解你,虽然不会给你最好的解答,但是她会用一颗炽热的心去聆听你的内心真实感受,哪怕是你说的通通是废话,她也会认真的听下去,而你也会在潜意识当中对她充满好感,这是因为有些话是不适合在家人面前明说的,人们在社会上所承受的压力只能借知己这个"对象"来倾吐,方能得以释放。而知己却不求你的任何回报。人感到孤独寂寞的时候也就说明内心存在了很大的生活上工作上的压力所导致,这是正常现象,只要认真对待生活,以一颗感恩的心积极的面对生活,一切皆为自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