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过分苛求运动员
(2009-07-23 12:03:47)
标签:
杂谈体育沙龙 |
在昨天凌晨结束的男子十米跳台的决赛中,中国两位小将邱波和周吕鑫惜败给英国跳水天才戴立,赛后我也聊到所有媒体都会把矛头指向中国跳水队,一些质疑的声音也随之而来!反而我觉得这个时候媒体不应该去责难中国跳水队,甚至不要把矛头指向某一个运动员!这样做是很不公平的!不过,的确如今的媒体已经逐渐转了“味儿”!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在你厉害的时候捧你,在你不行的时候踩上一脚!这就是现在有些媒体所起到的作用!
其实就我本人来说,我也很希望看到每一次大赛,中国队都能够大包大揽。可运动是世界的,不是中国的,我们更不要给运动员一种无形的压力。不错,抗压能力是运动员必须具备的,一旦想往上走,就必须要具备这种抗压能力。邱波今年才16岁,周吕鑫也不大,不能说一两次的失败就说明这支队伍不行了!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乒乓球队在2003年巴黎世乒赛上斩获四金,丢掉了分量最重的男子单打金牌;次年的雅典奥运会上,王皓脆败给了柳承敏。那个时候,无数的质疑声都笼罩着乒乓球队;所有的矛头都指向新任主帅刘国梁和王皓。“千年老二”的压力迫使王皓心灵上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折磨;在2002年釜山亚运会上,王楠接连失利,导致了媒体一系列的“狂轰滥炸”!更有甚者,因为王楠的这场失利,把矛头指向了王楠的家人,王楠的姐姐在沈阳开的饭店,客人吃完不给钱;小外甥上幼儿园被人欺负;父母家的花园里被扔倒杂物,数不胜数的例子有许多,包括张怡宁07年世乒赛半决赛0:4脆败给郭跃,使得张怡宁提前遭受这样的打击,更有媒体指出张怡宁该退役的说法!可当05、07、09三届世乒赛上演大包大揽的时候,媒体给出的话题又来了,说什么这样打外国人都不打了,乒乓球彻底成为国球了。有一段时间甚至传出乒乓球项目还有可能消失在奥林匹克舞台上的事情。
所以我要提出的话题就是不要过分苛求运动员。比如说中国队的球员素质不行,指责声音覆盖乒乓球队和跳水队。郭晶晶、张怡宁、郭跃、秦凯等人都被批评过,特别是郭晶晶,被冠以“惜字如金”、“耍大牌”等无礼帽子。郭晶晶曾说过,我是运动员,在新闻发布会上你们问的问题应该是和运动有关,不应该去问其私生活。还有,郭晶晶说她的价值体现在跳板上的运动成绩,如果没有好的运动成绩,说再多都是没用的!这就是郭晶晶的性格,直来直去,我觉得也对,没有必要完全按照记者的思路走,因为无论你说什么,他们有的都会回去杜撰,之后麻烦会一堆一堆的接踵而来!本届世锦赛,郭晶晶连续第五次夺取三米板桂冠,其实在上一届当她完成单双人三米板四连冠的同时,就已经创造了历史。就像这次比赛的何姿、康丽都要经过这样大赛的锤炼才能逐渐走向成熟!
所以我觉得对运动员不要太苛刻,这样的话对谁都不是件好事!希望有些媒体可以觉醒一样。体育记者就是体育记者,花边新闻是娱记的活,没有必要等鼻子上炕,否则的话,运动晕一看到新闻媒体就保持冷却态度,少说甚至不说,这样的话双方都不快乐!这个就看媒体怎么去衡量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