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Shinery Cheung: 除了沉重还是沉重—读《勃朗特一家的故事》有感

(2007-01-21 23:11:28)
分类: 书评书摘报摘

Shinery <wbr>Cheung: <wbr>除了沉重还是沉重—读《勃朗特一家的故事》有感

 

除了沉重还是沉重

—读《勃朗特一家的故事》有感

 

十多年前的高中时代,我读了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夏洛蒂·勃朗特的笔法很细腻,对女主人公简·爱的感情描写得细致、直白。两三年后,我上了大学,终于又读了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对于这部作品,我当时的感觉是故事情节很复杂,而且也很诡异,我看了一遍,没看出什么感觉来,可能唯一的感觉还是觉得怪诞。

十多年后的今天,我读了英文的《勃朗特一家的故事》。这个小故事,是以父亲为主人公,从1855年夏洛蒂·勃朗特去世那年的时间开始,以倒叙的方式写的。故事讲述了勃朗特一家从父亲帕特里克Patrick Bronte,母亲玛丽亚Maria,以及他们的六个孩子,大女儿玛丽亚Maria,二女儿伊丽莎白Elizebeth, 三女儿夏洛蒂Charlotte, 儿子布兰韦尔Branwell, 四女儿艾米丽Emily 小女儿安妮Anne的故事。勃朗特一家住在英国的霍沃斯Haworth,这是英国一个偏僻的小乡村。勃朗特一家家境贫寒,父亲是个牧师。在夏洛蒂五岁半的时候,也就是1821年的9月,他们的母亲玛丽亚因病去世,享年38岁。玛丽亚的妹妹,也就是勃朗特姐妹的姨妈布兰韦尔终身未婚,一直帮着姐姐照顾留下来的6个孩子,直到她自己二十多年后去世。

在母亲去世后,长女玛丽亚是父亲最得意的女儿,一方面因为她有与母亲同样的名字,另一方面是因为她非常懂事而且聪明。在8岁的时候,玛丽亚就承担起了母亲的责任,帮助弟弟妹妹洗澡、穿衣、跟他们玩耍、画画、读书。玛丽亚自己的书也是读得很好。

18247月,玛丽亚和伊丽莎白被送进了考恩桥学校;同年9月,8岁的夏洛蒂也被送进了这所学校;11月份父亲又把6岁的艾米丽也送进这所学校。1825年的2月份,玛丽亚在学校都了肺病,在家躺了3个月后,不幸去世。临终前,玛丽亚对父亲说:"爸爸别哭,我马上就要和母亲见面了,我马上要和上帝在一起了。"1个月后,二女儿伊丽莎白也得同样的病去世。两周后,父亲把夏洛蒂和艾米丽接回了家。从此以后,他们再没有去过学校。

现在,这个家庭只剩下4个孩子了,夏洛蒂、布兰韦尔、艾米丽、安妮。他们是一群喜欢看书,也喜欢写作的孩子。夏洛蒂10岁、艾米丽8的时候,她们就写小书、写诗歌。家里唯一的儿子布兰韦尔,偏重于喜欢画油画,但后来也曾经尝试过写作,没有成功。

稍微长大些,勃朗特三姐妹试图在外面找工作,他们曾经去做过家教,但是做都不开心。最后,三姐妹跟父亲说,要开办学校,父亲也同意了,但是这个学校从来没有招徕过一个学生。1842年,夏洛蒂和艾米丽去了比利时布鲁塞尔他们的父亲的朋友处学法语,安妮还是留在老家附近当家教。

1845年,父亲帕特里克的眼睛完全瞎了。我就在猜想,夏洛蒂·勃朗特在她的《简·爱》这部小说里面之所以会安排罗切斯特先生因为房屋失火而瞎了眼,估计是缘于父亲的这段眼瞎的经历吧。布兰韦尔爱上了一个有夫之妇,就是安妮所从事家教的那个家庭的女主人,罗宾逊太太。罗宾逊先生于1846年去世,但是后来罗宾逊太太没有与穷酸的布兰韦尔结婚,而是嫁给了一个有钱的老头儿。布兰韦尔在这之后变得非常颓废,并整天靠酒精度日并染上了毒品。

1846年的夏天,父亲帕特里克先生在女儿夏洛蒂的陪同下去曼彻斯特看了眼科医生,视力有所恢复。1846年冬,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出版,父亲和三个女儿都感到很高兴。之后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和安妮·勃朗特的《艾格尼丝·格雷》也相继问世。这段时间,是这一家子最开心的日子。但是看得出来,老父亲对夏洛蒂更为得意,因为《简·爱》这部作品,让夏洛蒂·勃朗特成为英国家喻户晓的名字。

        1848年,布兰韦尔也因肺病去世。他被埋在教堂,和自己的母亲和两个姐姐埋在一起。不久后,艾米丽也病倒了,整个脸发烫,呼吸困难,心跳加速到115次/分钟。没撑多久,她也随着刚刚去世的哥哥的脚步去了。父亲感到很悲哀,“1848年,这是一个葬礼之年。”他如此感叹道。但是所谓祸不单行,前两个悲哀没完,最小的女儿安妮也生病了。她呼吸费力、咳嗽、脸色苍白。她也坚持吃了各种药,但是并不挤事。1849年的春天来了,夏洛蒂陪着妹妹安妮去了约克,并参观了约克·敏斯特大教堂,她感叹道:“人类的作品已经如此美丽,上帝的家园又会是什么样呢?”可见她对自己大去之日的估计不远了。接着她们又去看了大海,5月26日那天,安妮还在海岸边骑着一头驴,28日那天,她就病得不行了。那天下午的两点,她静静地死了。她显然是不想死的,她临终前对父亲说:“我不想死,爸爸。我脑子里还有许多许多构思,我还有许多许多书要写。”让我们感叹人世的无常,命运的多舛。她被葬在海边的墓地,也是唯一没有跟自己的母亲和姐姐哥哥们埋葬在一起的一个。

        夏洛蒂在《简·爱》之后,又写了两部书,《雪莉》和《维莱特》,不过《简·爱》是她一生中最著名的作品。之后,她去了伦敦,并在那里会晤了英国很多的名作家。父亲感到非常高兴,因为现在家里也只剩这一根独苗了。

        1852年圣诞前夕,父亲帕特里克先生的助手,亚瑟·尼可斯先生向夏洛蒂求婚,遭到父亲帕特里克先生的严厉拒绝。相比夏洛蒂,亚瑟·尼可斯的地位更卑微,他只是一个副牧师,年薪是100英镑。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当时英国社会深重的封建等级制度在桎梏着年轻人的婚姻。最后,尼可斯先生被赶出了霍沃斯。但是夏洛蒂和尼可斯在接下去的一年半左右时间里,一直保持着信件往来。

        1854年的4月,尼可斯回到霍沃斯,在夏洛蒂的鼓励下,再次向帕特里克先生表明他们要结婚的决心。帕特里克先生说话的语气依然很难听,但是为了女儿, 他让步了,勉强同意了他们的婚事。是年6月,他们在父亲主持的教堂举行了婚礼,但是帕特里克先生并没有去参加这个唯一留存在世上的女儿的婚礼。夏洛蒂和尼可斯婚后跟父亲生活在一起,并且婚姻生活非常幸福美满。同年12月份,夏洛蒂怀孕,她当时正在写一本新书《爱玛》。这个家庭,太需要孩子来增添一点乐趣与热闹了,他们都在憧憬着孩子出生后的欢笑声,孩子跑动的脚步声,但是这一切,却并未发生。1854年的圣诞节,夏洛蒂因为怀孕而病倒。整天躺在床上,发着高烧,并切不断地咳嗽。尼可斯先生一直细心地照顾着妻子。

        1855年3月31日,夏洛蒂也不幸离开人世。勃朗特家庭,6个孩子中的最后一个也走了。夏洛蒂生前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噢,上帝,我不会死的,是吗?请别现在就把我从尼可斯身边带走—我们是多么幸福啊!”

        当父亲走向墓地时,教堂的钟声敲响了,那是在告诉霍沃斯和全世界,夏洛蒂·勃朗特去世了。看到这里,我的内心,除了沉重还是沉重。我不禁感叹起杨绛先生的那句诗来:“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By Shinery Cheung on January 21, 2007

Copyright 2007 by Shinery Cheung

All rights reserve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