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听红楼之(1)—— 偶积的善缘

(2010-04-26 00:05:01)
标签:

红楼梦

分类: 读书札记
政府打击力度再度加强之后,我的山寨盒子终于一个电视台也收不到了。有线何时接入,仍然遥遥无期(已经遥遥无期了很多年了)。每天晚上习惯了看看新闻,忽然变成悄无声息的蓝屏,还真是有点不习惯。总得找点啥事儿来干吧?干什么呢?也着实没啥事儿干。干脆下了《红楼梦》的有声书来听听。看过书,看过连续剧,却从没有听过《红楼梦》。

对前五回不感兴趣,直接从第六回开始听。以前读时,觉得曹雪芹婆婆妈妈,讲了很久,忽假忽真,忽和尚忽道士,忽太虚幻境忽神仙姐姐,很无聊。忽然看到回目上有“初试云雨情”,大是兴奋,觉得肯定有看头,于是赶紧翻了看起。所以对于我而言,《红楼梦》其实是从第六回开始的。

实际上,对于普通的读者,《红楼梦》确实也可以从这里开始。“云雨情”一句就带过了,就故事而言,真正有意思的,其实是从刘姥姥一进大观园开始的。早上起来,过不下去日子的刘姥姥,决定到贾家走走亲戚,凭着老脸去碰碰。少时读这段,草草翻过,没留下什么印象。这次听,却生出很多感慨来。

刘姥姥带着5岁的孙子板儿,赶了半天的路,到了荣府。问看门的,找周瑞,可恶的家丁让她“远远的那墙畸角儿等着”。其实周瑞去南方收租去了,若刘姥姥真等着,说不定这一趟荣府,就会白来了。幸而有个年长的家人不忍心,告诉刘姥姥,到后巷去找。刘姥姥于是到后巷,找到了周瑞家的。这段让我想起来当年俺初到广东,找工的情况。跑到工厂门口,问招不招工,保安顺手一直,“在那里等着”。结果一等,就是一整天。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又不敢离开,生怕失去那难得的机会。那种酸楚跟苦痛,不亲身经历,真的是难以体会。有时候,帮助一个人,一个人得到帮助,其实可能就是一句话而已,坑苦一个人,也是一句话而已。但有些狐假虎威的东西,就是这么的缺德。

刘姥姥见到了周瑞家的。按照常理,她应该是没有机会进贾府的。但那天估计周瑞家的心情比较好,想显示一下自己的的身份地位,“竟破个例”“通个信儿去”,将刘姥姥带到了凤姐前。俗语有“祸不单行,福无双至”之说。但今天的刘姥姥,却幸运一箩筐,不仅吃了一餐,还得了凤姐赏的二十两银子。凭了这二十两银子,刘姥姥有了翻本发家的机会,从此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了,乃至有了后来的二进三进荣国府。

有时候,人生就是这么偶然。其实,凤姐那“偶然”的二十两银子,改变的不仅是刘姥姥的命运,也改变了自己女儿巧姐的命运。这个刘姥姥,成了未来搭救她女儿的恩人。而那个躲在刘姥姥后面,时不时被刘姥姥拖出来揍一通的板儿,成了凤姐女儿巧姐未来的丈夫。刘姥姥说“我今日带了你侄儿”的时候,凤姐根本就没有当回事。在她眼里,怎会有这样的“侄儿”?即使有人在那时候告诉凤姐,说:“板儿是你未来的女婿?”谁信?放我,我也不信。佛家文化有“因果报应”说,过去我也不信。听过此段故事,信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