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能看出谁在裸泳。”现在放眼看去,你会感慨,姜到底还是老的辣,老巴(巴菲特)的这句话,说的真是太精当了。才一风吹草动,倒掉的那一茬不算,现在,潮水又稍退了一点,又有一堆蘑菇矗在沙滩上了。
私募基金的宠儿ITAT,越来越麻烦了。08年初,没能通过相关联交所的上市聆讯。8月初,又传出上市申报材料造假的“传言”,8月底,为其“保驾护航”的四大承销商中,高盛和美林的双双弃守。现在,好像只有大摩和德意志银行还死撑在那里。估计也是投了太多的钱,进的太深,抽不出来了吧?遥想当年,俺住的楼下就有一家ITAT的店,架势挺大,但人迹寥寥。更诡异的是,它还常常贴一堆广告,大减价。我跟小媳妇跑去看过,里面除了耐克、阿迪、李宁等几个不能少的品牌之外,剩下的都是一堆看着好像很熟但楞是想不起来的品牌,样子又实在不咋的。有N次,在楼下逛国美,经过ITAT门口,我跟小媳妇嘀咕:“这店能赚钱吗?”小媳妇笑我:“这你就不懂了吧!人家平均1.2天开一家店呢。要不赚钱,那钱难不成是抢来的?”现在看来,还真有点像抢来的。蓝山资本、摩根士丹利、Citadel
和美林等倒霉蛋,在ITAT的两轮私募中,投入超过1.2亿元的美金来购买其未上市的股份。现在,可能面临着血本无归的可能。如果俺的乌鸦嘴一语成谶,这次,将会刷新中国风险投资的头号空难记录。
说到这里,让我们回顾回顾进入21世纪以来,VC在中国进行风险投资的空难记录吧:1)2000年,亿唐,德丰杰投资4800万美元,结果:化为乌有;2)2003年,尚阳科技,华登国际投资7000万美元,结果:全被干掉,颗粒无收;3)2005年,港湾网络,发起人就是任正非当干儿子对待人家却另起炉灶的李一男,华平等投入了9800万美元,结果:春梦了无痕……
当然,VC们不都是倒霉蛋,成功案例还是有一大把的。如:思科,200万美元;Yahoo,200万美元;Google,2500万美元;百丽,2300万港币;蒙牛,2600万美元……
但看看这些成功的公司,VC们都投入了多少钱?与现在的成功相比,连个零头都没挂上。这再次证明了一个真理:钱还是紧巴着花比较好。你看,美国人乱花钱,金融危机把他们的房子都给冲走了,把口袋捂得紧紧的中国人,现在开始得意了吧?有些伍佰的弟弟,最近不是还嚷着要去美国买房子去吗?!
说到捂紧口袋花钱,自然就让我想起了中国那位真正牛的首富:刘永行。
去年的时候,刘永行的在“福布斯”榜上的资产是180.8亿人民币,今年,则是204亿人民币。与大部分富豪的财富严重缩水相反的是,只有刘永行的财富在寒流中不降反涨了。想想那位虽然今年也还高悬在胡润百富榜榜首的黄光裕的遭遇,就更加需要唏嘘一番了。
据说,刘永行是中国富豪中,“听话”与“紧捂口袋”过日子的典范。1982年,他们四兄弟打算回农村养鸡,创业前,特意找当地县委书记咨询:“要不要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才正儿八经地向单位打辞职报告。江湖传闻,那报告直打到四川省副省长那里才有了确切的批示。1992年,四兄弟成立私营集团,也曾向国家工商局打报告,得到批准后,才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私营企业集团——希望集团。1993年,四兄弟有了成立民营银行的想法,按照南方周末的说法,他们“与41位政协委员共同提案,建议政府批准成立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家投资、主要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银行。直到3年以后国务院才批准,刘氏兄弟才当上民生银行的主要股东……”如此的小心谨慎,确实也救了自己。刘永行“单飞”后,于2004年启动的包头电解铝项目、三门峡氧化铝项目,五月份被紧急叫停。与他同时整钢铁项目的戴国芳进了监狱,唐万新兄弟的德隆系轰然倒下,顾雏军也完蛋了……独独刘永行的两个项目在四面夹击之下,活了下来。究其原因,无它,20亿投资款全是自己真金白银掏出来的,没有贷一分钱,插不进去针啊。多年后,刘永行自己是如此回顾的:“从我们创业开始就是这个样子了,那时,我们从银行那里一分钱都贷不到,只能将1000块分成不知多少份来用。从1982年到2002年这20年期间,我们从来没有贷过款。正是这种保守的模式,帮助我们进入了重工业。从1996年开始筹备了6年,我们用自有资金20个亿做有风险的事业,帮我们度过了不确定性。”所谓小心驾得万年船,此既是也。如果能稍微联想一下,新近被“日照钢铁”被“山东钢铁”强行收购的消息,就更能认同刘永行的话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