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尔浪洼
人爱上某件事情,或者憎恨某些事情,一般事出有因。
回想我的爱上读书,不得不感慨:侥幸!
因为我是在少时逃学后,无事可干,才爱上读书的。
所以,有时候不得不感谢上帝,他老人家有时候也是睁着眼睛看世间的。
读书时,最不喜欢历史。后来才发现,不喜欢的是课本,好的历史著作,还是常能让人如醉如痴地阅读的。
这是我的第三张藏书碟,偏重于历史,兼及其它。

读书在于求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虽然这道理浅显,但真正能做到并不那么容易。
今天贴来这么多的书单,并不见得自己知道多少。
贴上一篇以前的旧文,以为鉴。
长胖的“日”字
文/古尔浪洼
打小喜欢读书。常常闭目遐想,在书房里,读书,写作,累了的时候,打开南窗,遥望青山,那该是多么惬意的生活啊!
梦想一直不曾实现。多年来,到处漂泊流浪,一个皮箱,就是一个家。读书,还有书房,皆成了奢侈的梦想。
偶尔一次上网,读到了《庄子》,从此陷于网络书海,不能自拔。想来好笑,少时读书,老师提起《庄子》,烦腻的要死。多年后,竟然是在最不适于读书的网络上,重读《庄子》。此后,在断断续续的上网时间里,粗略读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无甚心得,但至少使我不为畅销书所累。又后来,有了自己的电脑,将数千珍籍下载,囚禁于硬盘,刻录于光盘,随身携带,随时阅读。有时,经典部分,还会打印下来,装在包里,工作之余,孜孜阅读,圈点批划。
自以为多读了几本书,感觉未免就错误的良好。有一次,自得之余,开了一长长长长的书单,张贴在网上显摆。其中一处,把东山魁夷,错记成了山东魁夷。有位网友发现了,善意纠错。自以为是的我,在没有做任何求证的情况下,撰帖回击。有位忘年交的老教授看不过眼了,贴了篇故事给我:川剧《做文章》那个少爷逃学,三年才读完一本《百家姓》。叫读《论语》又认不得曰字,惊叹道:“噫,三天不进书房,日字就长胖了!”
我羞愧的无地自容,从此,不敢造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