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计划地读一生书

(2007-01-18 20:28:27)
分类: 读书札记
 没有计划地读一生
 
 
文/古尔浪洼
 
 
    我读书驳杂而没有系统,加上读书时又从不做笔记,一典型颁包谷的猴子。
 
    所以,找个饱学之士,帮自己列个“一生读书清单”之类的想法,时不时便会冒出来。
 
    但可惜的是,我有此心,人家饱学之士可无此意。谁乐意为一平头小老百姓劳心劳力?
      
    想想此路不通,那就干脆自己找找专门指导读书的书看看吧。
 
    于是找到一本指导读书的书,叫《一生的读书计划》。作者叫克利夫顿·费迪曼,美国人。在前言里,作者号称是给读者推荐最好的书。要读完这些书,据说要50年,可谓是真正的一生了。
 
    粗粗翻了翻目录,从公元前(荷马《伊利亚特》、《奥德赛》)始,一直选到了上世纪60年代(阿道斯"赫胥黎的《美妙的新世界》、《评论集》),纵横千年,视通万里,算得上是大气磅礴,兼容并包了。但就凭我匆匆一瞥的功夫,我就发现没有中国的名著。果然,作者在序言里说:“书单里也没有东方的伟大著作。迄至今天为止,塑造我们精神的仍是西欧的理念与心象,再加上圣经。不过,百年之后,这说法也许就不可靠了,但至少在今天,仍是正确的,本书是为今天而写。同时,亲近我们西欧的传统已足够花费一般人一生的时间。”这种说法令我不能接受和认同。他山之石,固然可以攻玉。但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花50年读书而不读中国名著,于情于理,解释不通。于是只好放弃这份被多名国内大学者极力推崇的读书计划。
 
    既然这鬼佬对伟大的东方有偏见,那就看看中国的学者、读书人推荐的书单吧!
 
    胡适开列的《中学故国丛书》目录,列举古籍31种。他开列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数目》,竟然多达190种。记得他是提倡白话文的第一人,坚决反对用古文,连写诗歌都写“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竟然开这么多古籍,言行不大那么如一,估计这份书单大不可靠。
 
    梁启超开列《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约160种,后来简化成《最低限度之必读数目》,也有25种之多。这大概是我能接受的范围。
 
    但再往下一看,晕菜了。章太炎开《中学国文数目》39种,顾颉刚开《有志研究中国史的青年可备闲览书》14种,汪避疆开列的国学几本书135种,鲁迅为许世瑛开列的学习中国文学的书目12种,钱穆开列《文史书目举要》24种,屈万里《古籍导读》书目38种,王燕钧、王一平编《国学名著200种》,季羡林编《中外文学书目答问》266种,《中国读书大词典》(王余光、徐雁主编)精选600部名著导读,武汉大学教授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名著100部,清华大学教务处选大学生应读书目人文部分80种,北京大学推荐大学生应选读书目60种,《青年必读书手册》(方洲编)推荐首选书75种必读书130种……
 
    我终于彻底迷失在书的海洋里,不知道方向了。
 
    这书到底该怎样个读法呢?这一生的读书计划该怎样列呢?
 
    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我这一通乱抓药,估计是越医越愚了。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说,“没有一本书能够孤立存在,它只是一场与它们的前辈们连续不断的对话的一部分。”没错。可那么多的前辈后辈祖祖辈辈连在一起,我又该读哪一辈呢?
 
    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卡莱尔说的好:“在书籍里躺卧着过去的一切灵魂。”随便哪一个灵魂,我想都是历尽沧桑,撼人心魄的。那就干脆在那些前辈推荐过的书籍里,随机邂逅每一个可能的灵魂,没有计划地读一生吧!
 
(旧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唐诗中的甘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