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节我俩在哈尔滨工程大学

我们的书架
窑变大瓷瓶

慈禧贺寿瓶

我家书房窗台上的君子兰
我的几次遇险
——我的忆想录(一)
六十多年的生活经历中我有几次遇险的经历。
我在水中有两次遇险都几几乎丧命。
一次是在八、九岁的时候。那次是我母亲到牡丹江大哥那去,因为大嫂生小孩儿,母亲要去照料。她去之前,嘱咐我不要到江边去,一定不能下水学游泳。她曾说过“淹死会水的,打死强嘴的。”
可是她走后,我还是跟着院里的大孩子一起去了江边。一起去的七、八个孩子都下了水,有两个比我还小。大孩子亚滨笑话我胆小,并鼓动我说“小宝,下来吧,没事儿,我教你游。”看看岸上就剩我一个了,我也就脱下衣服光着屁股下了水,开始只敢在水浅的刚刚没了小腿的地方玩儿。下了几次也就不害怕了,还学会了“狗刨”,还敢往深处游出去几米了。我们下水的地方十几米的对面是沙滩,
一次,亚滨说“咱们游过去!”,于是大家就跟着向沙滩游去,我也稀里糊涂地跟着游去。可是游到中间,我就没劲儿了,人一下子就沉下出,还呛了一口水,我挣扎着,大喊救命。这时一支小船迅速的划了过来,我一下子就把住了船帮,身子直起来时就觉得两脚已经踩在底了,我跟着船靠到了浅滩上。
那一次,如果不是那小船上的人及时发现了我在挣扎,过来救我,我就会很快被水冲走,淹死在松花江里,我们家乡的这条江每年都要吃不少的人啊,尤其是我这种半会不会就下水的半大孩子。那次之后,好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敢下水。但是后来我还是又下水了,还学会了蛙泳。
我在水里的第二次遇险是在上高中的时候,这一次更为危险。
八中离松花江边不远,夏天中午我们几个会水的总去江里游。一般是把衣服脱在十八道街江沿,穿着游泳裤走到十二道街江沿,在那下水,顶着水流游到江中心,然后再往下溜,溜到十八道街江沿后游上岸。休息一会儿,穿上衣服回学校上课。
有一天,我们到了十二道街江沿后,体委高世义说:“咱们别总光是往下溜了,先在这儿练一练基本功再溜。”于是大家就练起基本功来。练了一会儿,有人说:“往下溜了!再练,回去上课就不赶趟了!”于是就都往江中心游去。
这时我没注意到由于练基本功,我们已经顺着水流移动到十三道街的位置,而就在十四道街停船的江上有三条大驳船并排停在前面,这时我理应比平时更顶着水流往江中心游,可是由于我没有注意到,就还像平时一样顶着水流游,并没有更用力往上顶。等我发现情况后,我已经接近驳船了,那三个驳船的船头和江面成的锐角就像三个张开的大鲸口在前面等着吃人,我一看,还有一个船头,我慌了,拼命地顶着水流往江中游,眼看我就要被冲进去时,我奋力一跃,几乎撞到船边,转瞬之间,我逃离了鲸口,身体在船的外侧被迅速地冲下去,由于紧张,我的两只脚的脚趾都抽筋儿了,我一面仍在努力地离开船边往里游,一面安定自己的心情,蹬腿舒缓下来,因为我心里明白,如果我的腿要是再抽筋儿,我就完了。游了一会儿,几个同学向我游过来。大家交换了脸色,一起往下游去。
上岸后,他们跟我说,他们一开始就奋力顶着水流往中心游,等发现我处于险境拼命挣扎时,他们也无法上前去救了。好在我猛力冲了出来,真是捡回了一条命。不然,我就会被吸入驳船的船底,只有那条驳船被拖走,我才能浮上来,浮上来的就只能是条死尸了!一个同学告诉我,他曾亲眼看见过发生的这样的一种情况的整个过程。这件事,我每次想起来都非常后怕!那个同学还对我说:“你真是命大!”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命大,我知道是我拼命游和最后那奋力一跃救了自己。
路上那次遇险最为可怕。因为准确说那次危险是发生在我儿子身上,而责任在我。那是1990年。我们刚从29米住房搬到50米的住房。新房的位置非常好,在道里大安街上,离中央大街中央商城50多米。距松花江畔步行20分钟,骑车5分钟。我高兴得求人要了两张自行车票,买了两台永久牌自行车。早晨,我爱人在家做饭,我和儿子一起骑车去江畔锻炼,再回来吃饭,他上学,我们上班都来得及。
有一次,我们在江畔锻炼完,就往回骑。过友谊路时,我看到没车了,一边过,一边喊他,我过了马路就听到后面
“吱啦啦”的刹车声,我当时回头看时,发现一群人围上去,我还不知道是自己的孩子出了事,因为我没看到他,我也挤了过去,这时围着的人都惊叹着。我从倒在地上的人的衣服和车上看出来是自己的孩子,我喊着挤到跟前。看到孩子正从车底下往出退,退出来后就用两只胳膊支着站了起来,他有点发愣,看着我,我也一时发了蒙,这时有人说“看来没轧上!”一个妇女说“快叫叫孩子!真是吓死人了!”我这才反应过来,连声叫着“小丰!小丰!”小丰弯下腰把车子扶起来,车子竟然一点儿也没有坏。这时汽车的司机说:“看到他骑过来,我就马上刹了车,要是晚一点就非轧上不可!”有人说:“这孩子命真大!”有的说:“友谊路上的车开得太快了!”有的说:“这块儿总出事儿,这地方应该安一个红绿灯!”
我急忙问孩子:“你感觉怎么样?”孩子说:“还行,没什么事。”一会儿,我说:“那咱们走吧,你还得去上课。”我向周围的人表示了感谢,我俩就走了,汽车也开走了,周围的人就散了。
往回走时,孩子说:“你喊我,我没听到,我看你过去,我也骑过去,这时汽车就开过来,非常快,我一看不行,就赶快刹车,刹得太猛,车就倒了,我和车一下倒进了两个汽车轱辘中间,太悬了!车再开半米,我就完了。”真是太悬了!
这几次的遇险,一再的向我表明一个道理:不论做什么事,都要自己看好了,千万不要盲目的跟着别人!
韩愈说“行成于思毁于随”
,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德行因独立思考而成就,因盲目随从别人而毁败。有人看下面一句“业精于勤荒于嬉”就把“随”写为“惰”
,来和“嬉”相对,写成“行成于思毁于惰”(因懒惰而毁败),有人就这样错误的念,还有的墙上就这样错误的贴着,真是大谬不然!虽然“行”是翻译为“德行”,其实,是可以指一切“行”的,一切“行”,其实也都是“德行”了。如果一个人让自己的命因为盲目随从别人而丢掉了,“德行”显然也就成不了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