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崔积宝李桂茹
崔积宝李桂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77
  • 关注人气:46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年》一书已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8-09-01 06:20:21)
标签:

《十年》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发行

后记

《十年》一书已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上面是《十年》封面,7月末责编刘勇发来征求我们的意见,第一次

看到封面,感觉像是看到了自己孩子的脸,我们当即表示很满意美编

的创意。刘勇说他也感觉这个封面有点意思,封面就这样定下来了。

下面第一页有邮购部的电话。下面这些都是我用相机拍下来发在这

里的。“网上评论选登”和“后记”我会扫描后发在博客里的。

 

《十年》一书已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十年》一书已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十年》一书已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十年》一书已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十年》一书已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十年》一书已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十年》一书已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十年》一书已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十年》一书已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十年》一书已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十年》一书已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十年》“后记”中的一段话

 

    感谢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感谢他们对我们《十年》的厚爱,是他们,使得《十年》这朵小花,在美丽的百花园里放出异香。“百花”的慧眼,让这些尘封已久的两地书焕发出光彩。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十年》不会这么快、这么好地与读者朋友们见面。

   “百花”的编辑刘勇先生这样评价《十年》:

   “作为一名编辑,或者干脆作为一名读者,我认为这本书的价值,在于通过普通人的真实经历记载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历史。当年的知青,现在基本都步入知天命乃至耳顺的年纪,对他们来说,那个十年,也正是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的年纪,可不可以这么说,那是一代人青春的记忆。那么美好的时代,无论是经历着幸福还是经历着磨难,在他的人生历程中都是难以忘记,也是值得怀念的。现在关于知青题材的记录,我感觉大多数来自于回忆,所以是片段式的,不系统的,也可能是有错觉的。而您通过这四百余封真实信件留下来的第一手翔实资料,就足以弥补上述缺憾,所以,我想本书的价值还在于它的全面,它的不失真。这是其他同类题材的图书所不可比的。同时,这又是您爱情生命的产物,十年,即便对于当今太平年代的人来说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或许,也只有在那个并不正常的年代才更能体现出人性中的那份善良和坚持。以上就是我还没有完整地阅读您的书稿而得出的一些不太完整的印象,可能在我阅读完您的书稿后,还会有新的认识吧。”

    看到这个评价,我们深感高兴与欣慰。几乎没有一点犹豫,我们决定把《十年》交给“百花”编辑出版。这期间,刘勇先生自费去西藏旅行,在西藏,在喜马拉雅山上,他几乎天天和我们联系和交流。刘勇的评价和态度,使我们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好感觉,我们把刘勇看成我们《十年》的脂砚斋。

   《红楼梦》的脂砚斋,只是一个人;《十年》的脂砚斋,却是一大家子人。《十年》在我们的博客陆续贴出后,逐渐受到网友们的关注,也真的出现了不少我们的知己,我们的脂砚斋!这里应当提到的是:“空山新雨后”,“今日点评”,“山间明月”,“叽叽喳喳”,“绿色心情”,“童牛岭下”,“丛敏”,“虚谷”,“国平”,“安庆人1971”,“真水”,“大侠”,“爱心家谱”,“赏心悦目”,“简单女”,“悠然兰兰”,“知青九章”,“70年代生人”,“海阔天空”,“卓清平”,“珍妮”,“红九文”,“蓝蝶飞舞”,“胡良平”,“何其美”,“舞林一人”,“林平”,“桐油罐”“惜若”“格格”“秀水”等等,这些网友们对《十年》的呵护与扶持,让我们深受感动,也倍感荣幸。

(以上《十年》“后记”的写作时间是2007年8月11日,这之后我们的脂砚斋又增加了不少,可惜未能一一补在后记上。)

 

   “后记”是在与百花签约一个月后写完发去的,在那个月之前我们俩一起去天津与百花文艺出版社签的约。签约那天(2007年7月12日)我(崔)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话“9点到赵公口(北京)乘长途车去天津,在天津南京路站下车,打车到岳阳路和西康路交叉口的康岳大厦,12点就到了康岳大厦里的百花出版社。找到刘勇,刘勇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大气敦厚,他很快领我们去主编室见了主编,接着就又回到了刘勇的编辑室,我们就开始填写《图书出版合同》、填完后我俩都签了字。刘勇看了看就拿着《图书出版合同》去找主编签字,盖章。回来给了我们一份。中午刘勇代表出版社请我俩吃饭,吃饭时,刘勇说:我们主编很看好你们的《十年》,一开始他就对我说:你要抓住这个选题,别让他跑了(当时有三家出版社与我们联系)。这句话,我印象很深。下午3点我们回到北京赵公口,乘300到公主坟,再乘373到国际台那儿忠庆住处。”您看,有这样的经历,我当然要说:“百花”的慧眼,让这些尘封已久的两地书焕发出光彩。我们书的责编刘勇,那是绝对够一说的人物,我们肯定要另外专门写文章说一说他。

    再一次的感谢全国闻名的优秀的百花文艺出版社!

    再一次的感谢我们《十年》的脂砚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