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有多少缘分可以回忆
(2012-02-23 10:02:41)
标签:
转载 |
我和许春的有缘相识要退到1980年的9月的早上,和许春最后一次有缘相聚是在2011年的12月16日的中午,22日凌晨许春驾鹤西去,从早到晚,31年的缘分瞬间就被阴阳相隔划上了句号。
虽然不知道许春什么时候把自己改成了一个叫“椿”的男人,也不清楚许春什么时候把自己的民族归到了蒙族、会对学生说“贵汉族、敝蒙族”。但是这些都不重要,在我心里许春就是许春,就是那位曾经差一点就在众所周知的事件中为中华民族抛了头颅、洒了热血的许春。
听说在穆弘师妹的倡议下准备给许春出一本纪念册,并希望大家写一些对许春的回忆。细细想来,我和许春之间其实就像是一坛陈酿老酒,只有把酒喝到肚里的人才知道那种难以表述的舒坦。所以我能写的也就是我和许春之间的缘分,因为我发现我和许春相识31年这个句号中、在3和1两个数字里包含了许多、可以体现我和许春之间缘分的小插曲。
许春有句口头语叫‘按照我的统计’,在这里我就借用许春这句‘按照我的统计’,先说说缘分数字之3。
首先、和许春的相识是在1980年的9月3日,3日是第一个3。第二个3是在许春走后、我重新拜读许春的博客时发现的。虽然许春洋洋洒洒写了223篇文章,但其中提到我的只有三篇,也就是223篇的零头。第一篇是许春在2009年2月3日写的‘臭虫、虱子、跳骚的故事’里,在这篇文章里虽然只出现了我的名字魏耀时三个字,却也正好落入3字之缘。第二篇是在2009年4月10日许春写的‘一张照片就是道不尽的八十年代’里。许春在这篇文章里写了我三百多字,远远超出了第一篇的三个字,但是仍在3字之缘之内。许春提到我最多的文章是许春在2010年5月15日发表的‘感冒国逸事’,虽然字数足有五百之多,但是这个第三篇却成了我在许春文章里的绝笔。
许春这一辈子有几个家我不清楚,但是我去过的有三个,南开大学西湖村、华苑和阳光100。许春的夫人有几位我也不清楚,但是被许春介绍为许夫人的我见过三位,第一位姓穆、第二位姓李、第三位姓张。
经过同窗同宿舍刘凯的提醒、再加上我的记忆,大概许春这一辈子也就和我急过3次,3次都是在上大学期间。第一次是把我约到师大北院的锅炉房边上。见面之后许春叫我少和穆秀荣说话,我说你许春凭啥管我,一句话把许春惹急了,‘凭、凭、凭啥,就凭我俩搞对象’!第二次是上学是许春某次因生病躺在宿舍的床上,我忘记了说了一句什么非礼貌的话惹急了许春,致使许春在床上多休息了一天。第三次的起因是许春在‘臭虫、虱子和跳骚的故事’这篇文章里提到的臭虫。那时候正巧我在上铺,许春住在下铺。我经常会把空投到我肚子上的臭虫捏起后扔到下铺许春的身上,一而再再而三之后迫使许春起身反击,把脑袋顶在上铺的边上‘你、你、你再扔、我可就急了’!
说到1也是我和许春之间缘分数字、是因为通过与许春的多次辩论之后从许春那里学到了一句话、也是可以受用一辈子的一句话。上学时同宿舍的同学经常会在一起为了某个话题辩论不休,但是每次和许春辩论时都不会太过激烈,因为许春会在发表自己的见解前首先对你的意见加以肯定,许春的肯定语就是‘你、你、你说的有道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肯定语足以令你在满足许春的表扬之后放松警惕。其实,许春说的‘你、你、你说的有道理’这句话丝毫没有代表许春对你的意见的赞同,这句话不过是许春在辩论时常用的取胜烟雾弹,因为很快你就会发现、很快辩论会就会变成了许春的一言堂,你的理论早已一文不值。
31这两个数字,3和‘散’是谐音,1是‘矣’的谐音,31就是‘散矣’,说成白话就是散了。许春你可以把你我的缘分定格在31年上,可以算是说了一句‘散了’之后就自动解散了。因为缘分是相有的,不仅你散去之后的陈酿老酒只会变成一坛苦酒,而且你还欠我一个约定、欠我一个缘分、欠我一个1,因为你答应我要帮我实现办一份周报的梦想,你说散就‘散了’,我的周报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