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仙口神山寺,风门岭,西湾殿后村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雪泥鸿爪 |
过风门岭
客来日风雨,飕飕撼两袖。溪田众峰新,畈绝一岭又。
行行春日微,怪禽啼白昼。流年感花稀,古道表松秀。
聊此寄小酌,余酣掬山溜。
神山寺访僧
独客无清伴,高僧住别村。空山卓锡影,断石系舟痕。
风细松生籁,沙虚竹走根。小亭闲坐久,落日啸孤猿。
避寇海滨
偶动乘桴兴,孤筇立海头。兵尘何处避,春色使人愁。
腥浪翻蛟室,痴云结蜃楼。神山空缥缈,水弱不胜舟。
以上三首诗见之于平阳古代诗人林景熙的诗集。
林景熙,即霁山先生,平阳腾蛟人,宋亡元初,隐居于城关白石巷。诗中的神山寺,风门岭,就在县城的东南海边,至今寺名,地名皆不变。读其诗,知道霁山先生当年居住城关时,曾数次来过这个地方,其中一次是为避兵乱,一次是去神山寺探望僧人。霁山先生还有一篇文章,描写海市蜃楼的,记得编入过中学古文教材中。
十月二十日,应张奋,陈崇华二先生之邀,前往此地一游,同行者还有张勤。
行走线路,在仙口村会合,先游神山寺,然后走山路,即横阳古道老路,途经风门岭,殿后村,西湾。这段山路,平时慢慢走,不用一个小时,但我们走了很长时间,原因是游山玩水,随兴而行。
下图的神山寺在老寺旁边新建,建于2006年。
http://s14/mw690/4ba94377gx6DApV2YGh0d&690
下图的神山寺老寺,当是霁山先生当年所游的寺院,无从考据。此寺庙据说建于唐代,是平阳古老的寺庙之一。
http://s6/mw690/4ba94377gx6DApZYo05b5&690
仙口至西湾这条山路,陈先生说,可称横阳古道,连通西湾海边至瑞安县阁巷等集镇。现在山上修通公路,古道很少有人走了。
http://s4/mw690/4ba94377gx6DAq4yAoje3&690
http://s9/mw690/4ba94377gx6DAq7c3Us08&690
行走于古道,别有一翻乐趣。
http://s8/mw690/4ba94377gx6DAq9Jakf77&690
这次菲特台风甚是厉害,山上很多树木被腰折,沿途还有许多水泥电线杆,被大风连根斩断,倒卧在地。
http://s14/mw690/4ba94377gx6DAqtgDF31d&690
风力发电装置也受到破坏。
http://s5/mw690/4ba94377gx6DAqvbrAU34&690
不觉间走到风门岭了。霁山诗句,聊此寄小酌,余酣掬山溜。诗人流连山水,诗酒寄兴及溪边泉水之清洌,尽在想像中。
四人合照于风门岭。
http://s1/mw690/4ba94377gx6DBT6xT4410&690
http://s16/mw690/4ba94377gx6DAqwRwyX8f&690
走过风门岭,下山的路上,眼前再没有山林的阻挡,只觉得海阔天空,秋风习习,别有一番景致。
http://s3/mw690/4ba94377gx6DAqBA9wu72&690
途中,经由殿后村,我们要去观看樟木潭。
明代平阳名人蔡芳有《樟木潭龙祠记》一文,但是樟木潭在何处,却几乎无人所知。陈先生业余研究平阳县志多年,他以边读书边行走的方式来证实樟木潭就在西湾殿后村龙王寺附近。陈先生“三寻樟木潭”一文,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他的脚踏实地,孜孜不倦学术精神,也令人钦佩。
很不凑巧,我在殿后村的路上,走路扭伤了脚,不能去看樟木潭了。虽然去不成,但是总算在殿后村龙王寺中看到了古碑,碑文即蔡芳的《樟木潭龙祠记》。这是樟木潭处所的重要证据。
http://s8/mw690/4ba94377gx6DAqIBWMn77&690
殿后村龙王寺:
http://s1/mw690/4ba94377gx6DAqLaVoIc0&690
http://s3/mw690/4ba94377gx6DAqWapgee2&690
http://s14/mw690/4ba94377gx6DAra8lJjcd&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