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诺达咨询
诺达咨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031
  • 关注人气:3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FC与DISI M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发展研究报告 2010

(2010-05-24 14:32:45)
标签:

手机

电信

rfid

图表

诺达

日本

财经

摘要:
非接触式移动支付以其方便、快捷的支付风格,不但改变了人们赋予手机的传统“身份”,更加颠覆了人们传统观念中的支付手段与支付方式。
2009年,中国手机支付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9.74亿元,用户规模达8250万人。2010年,我国手机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28.45亿元,手机支付用 户总数将突破1.5亿人。
根据NFC的工作特性,目前可广泛应用于如下几个领域:停车场收费、高速公路收费、公交车收费、超市小额支付、商场小额支付、宾馆付费、旅游付费等等一些 需要进行小额付费的场所,同时还可以拓展校园,企业等集团用户,为他们提供门禁,考勤,售饭等增值服务,
2010年上半年央行将出台《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促进和规范非接触式移动支付服务市场的发展。随着NFC技术的不断突破,特别在贴膜卡方案和 “With Me”的NFC小设备的实施,现有的手机可以实现和专用NFC手机一样多的功能,省去了换手机所带来的高额费用。目前,随着针对性金融政策和NFC技术在 这些方面的突破,从而开启了NFC应用市场快速发展及其大规模应用的通道。 
正是由于NFC存在的诸多优势,满足了人们日益追求简单生活的需求, NFC将会成为未来小额支付的主要支付手段。
诺达咨询《NFC 与DISIM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发展研究报告 2010》深入分析了国内外主要国家非接触式移动技术发展现状、应用领域和商业 模式,以期为各方企业准确把握市场方向、制定有效市场策略提供可靠参考。本报告重点从以下6个方面对非接触式移动技术发展现状、应用领域和商业模式进行了 阐述:
1. 基于RFID的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发展分析;
2. 经典案例解析;
3. 国外基于RFID的非接触式移动支付现状;
4. 基于RFID的非接触式移动支付业务方案;
5. 基于NFC非接触式移动支付产业链分析;
6. 基于NFC非接触式移动支付的商业模式分析。

报告目录
第1章 管理者摘要 8
1.1 研究背景 8
1.2 研究发现 8
第2章 基于RFID的非接触式移动支付简介 12
2.1 概念定义 12
2.2 移动支付分类 13
2.2.1 按照支付距离 13
2.2.2 按照支付金额 15
2.3 非接触式移动支付技术 15
2.3.1 蓝牙 15
2.3.2 红外线 16
2.3.3 RFID 17
2.3.4 RFID与蓝牙、红外线的对比分析 19
2.4 RFID非接触式移动支付解决方案之NFC 20
2.4.1 NFC技术标准 20
2.4.2 NFC手机的功能模式 23
2.4.3 NFC技术应用类型 24
2.4.4 NFC芯片 25
2.5 RFID非接触式移动支付解决方案之双界面SIM卡 33
2.5.1 双界面卡定义和结构类型 33
2.5.2 双界面卡在非接触式支付领域的应用范围 33
2.5.3 双界面SIM卡相关标准和规范 34
2.5.4 双界面SIM卡工作原理 34
2.6 NFC与双界面SIM卡方案比较 35
第3章 基于RFID的非接触移动支付的发展分析 37
3.1 产品生命周期 37
3.2 影响因素 38
3.2.1 促进因素 38
3.2.2 阻碍因素 41
3.3 具体应用概述 43
3.3.1 电子票务 44
3.3.2 安检、防伪 45
3.3.3 小额支付 46
第4章 经典案例解析 48
4.1 案例一:探索应用中的北美 NFC 支付 48
4.2 案例二:成熟运营中的日本NFC支付 50
4.3 案例三:小额支付领域应用——NFC手机进行停车支付 51
4.4 案例四:捷克僧侣采用NFC技术引导旅客 52
4.5 案例五:NFC及RFID整合创新技术打造2010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 54
4.6 案例六:加快登机、安检等流程的法航NFC应用 55
4.7 案例七: VISA商用NFC移动支付服务 56
第5章 国外基于RFID的非接触式移动支付现状 59
5.1 日本——NFC解决方案 59
5.1.1 日本三大运营商的用户规模 59
5.1.2 日本非接触式移动支付行业概况 60
5.1.3 TT DOCOMO非接触式支付案例 60
5.1.4 日本非接触式移动支付KSF 61
5.1.5 日本运营商发展NFC移动支付的经验 62
5.2 韩国——双界面SIM卡解决方案 64
5.2.1 韩国三大运营商的用户规模 64
5.2.2 韩国非接触式移动支付行业概况 65
5.2.3 SKT非接触式移动支付案例-------MONETA和M-BANK 66
5.2.4 韩国非接触式移动支付KSF 69
5.2.5 韩国运营商发展双界面SIM卡移动支付的经验 70
5.3 欧美 71
5.3.1 欧美非接触式移动支付行业概况 71
5.3.2 PAYPASS非接触式智能卡标准简介 72
第6章 基于RFID非接触式移动支付业务方案 74
6.1 网络组成 74
6.2 业务流程 74
6.2.1 支付业务流程 75
6.2.2 充值业务流程 76
第7章 基于NFC非接触式移动支付产业链分析 78
7.1 产业链主要成员 78
7.2 NFC芯片制造商 80
7.2.1 NXP MIFARE系列非接触式识别技术IC 80
7.2.2 SONY FELICA 82
7.2.3 NFC芯片制造商动态分析 83
7.3 手机设备制造商 85
7.3.1 NOKIA 86
7.3.2 PHILIPS 88
7.3.3 SAMSUNG 88
7.3.4 宇龙酷派 89
7.3.5 设备制造商动态分析 89
7.4 移动运营商 91
7.5 金融机构 92
7.5.1 中国银联 92
7.5.2 商业银行 93
7.5.3 EMV迁移与非接触式移动支付 94
7.5.4 中国银联与商业银行动态分析 97
第8章 基于NFC的非接触式移动支付的商业模式分析 98
8.1 运营商主导型 98
8.2 银行主导型 100
8.3 第三方主导型 101
8.4 多方合作型 102
附件 105
关于我们 105
价值与特色 106
2010最新报告清单 107
法律声明 111

图表 1远程支付业务技术特点及对比分析 13
图表 Eurocard手机支付流程 15
图表 ZOOP手机支付流程 15
图表 RFID基本原理框图 17
图表 移动终端的RFID模块结构 17
图表 读写器的RFID模块结构 18
图表 RFID与蓝牙和红外线技术的对比分析 18
图表 NFC相关标准 19
图表 NFC技术参数 20
图表 10 NFC主动工作模式 20
图表 11 NFC被动工作模式 21
图表 12  ECMA 352 现行标准之闸道器 21
图表 13 移动设备作为识读设备 22
图表 14 移动设备作为被读设备 23
图表 15 点对点通信应用 23
图表 16NFC技术应用分类 24
图表 17 NFC-SIM芯片系统架构 25
图表 18近场通信芯片-UICC物理连接 26
图表 19近场通信移动台硬件结构 27
图表 20 NFC芯片PN 511典型应用电路图 28
图表 21MicroRead®多标准NFC芯片 29
图表 22 TazCard 29
图表 23 U-SAM应用模式 30
图表 24双界面卡架构 32
图表 25双界面卡的应用范围和案例 33
图表 26双界面SIM卡与RFID天线连接示意图 34
图表 27 NFC与双界面SIM卡技术SIMpass的对比 35
图表 28非接触式移动支付生命周期图 36
图表 29“With Me”的NFC小设备 38
图表 30 NFC手机在地铁应用 43
图表 31 NFC手机在小额支付领域应用 45
图表 32 MasterCard 的非接触 PayPass 支付 47
图表 33 Visa 非接触 payWave 支付 47
图表 34利用NFC手机支付停车费 51
图表 35 NFC RFID 阅读器 52
图表 36中华电信于台北花博之无线应用内容 53
图表 37 Pass Fly 服务亭 54
图表 38 2009年日本三大运营商新增用户分布 58
图表 39 2009年日本智能手机市场状况 59
图表 40日本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关键成功因素 61
图表 41 NTT DoCoMo移动支付业务产业链 61
图表 42 2009年韩国手机用户市场份额 64
图表 43 MONETA用户使用流程 66
图表 44 MONETA业务类型 68
图表 45韩国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利润分配 68
图表 46韩国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关键成功因素 69
图表 47 PayPass卡与传统银行卡的特点对比 72
图表 48基于RFID非接触式移动网络结构图 73
图表 49基于RFID非接触式移动支付“支付业务”流程 74
图表 50基于RFID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充值业务”流程图 76
图表 51 NFC移动支付产业链 77
图表 52 FeliCa Plug 81
图表 53 2009年度全球手机出货量及市场占有率 85
图表 54 Nokia 6216 NFC手机 86
图表 55 SumSang NFC手机外型 88
图表 56设备制造商对于NFC的动态分析 90
图表 57中国移动对于NFC的动态分析 91
图表 58非接触式IC卡的传输标准 95
图表 59非接触式银行IC卡和非接触式移动支付战略目标 95
图表 60金融结构对于NFC的动态分析 96
图表 61运营商主导型的产业链结构 98
图表 62银行主导型的产业链结构 99
图表 63第三方主导型的产业链结构 101
图表 64合作型模式 101

暂不提供下载
如遇无法正常下载,请邮件至ndc@ndcchina.com.cn 我们将发送至您的邮箱

图表目录
图表 1远程支付业务技术特点及对比分析 13
图表 Eurocard手机支付流程 15
图表 ZOOP手机支付流程 15
图表 RFID基本原理框图 17
图表 移动终端的RFID模块结构 17
图表 读写器的RFID模块结构 18
图表 RFID与蓝牙和红外线技术的对比分析 18
图表 NFC相关标准 19
图表 NFC技术参数 20
图表 10 NFC主动工作模式 20
图表 11 NFC被动工作模式 21
图表 12  ECMA 352 现行标准之闸道器 21
图表 13 移动设备作为识读设备 22
图表 14 移动设备作为被读设备 23
图表 15 点对点通信应用 23
图表 16NFC技术应用分类 24
图表 17 NFC-SIM芯片系统架构 25
图表 18近场通信芯片-UICC物理连接 26
图表 19近场通信移动台硬件结构 27
图表 20 NFC芯片PN 511典型应用电路图 28
图表 21MicroRead®多标准NFC芯片 29
图表 22 TazCard 29
图表 23 U-SAM应用模式 30
图表 24双界面卡架构 32
图表 25双界面卡的应用范围和案例 33
图表 26双界面SIM卡与RFID天线连接示意图 34
图表 27 NFC与双界面SIM卡技术SIMpass的对比 35
图表 28非接触式移动支付生命周期图 36
图表 29“With Me”的NFC小设备 38
图表 30 NFC手机在地铁应用 43
图表 31 NFC手机在小额支付领域应用 45
图表 32 MasterCard 的非接触 PayPass 支付 47
图表 33 Visa 非接触 payWave 支付 47
图表 34利用NFC手机支付停车费 51
图表 35 NFC RFID 阅读器 52
图表 36中华电信于台北花博之无线应用内容 53
图表 37 Pass Fly 服务亭 54
图表 38 2009年日本三大运营商新增用户分布 58
图表 39 2009年日本智能手机市场状况 59
图表 40日本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关键成功因素 61
图表 41 NTT DoCoMo移动支付业务产业链 61
图表 42 2009年韩国手机用户市场份额 64
图表 43 MONETA用户使用流程 66
图表 44 MONETA业务类型 68
图表 45韩国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利润分配 68
图表 46韩国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关键成功因素 69
图表 47 PayPass卡与传统银行卡的特点对比 72
图表 48基于RFID非接触式移动网络结构图 73
图表 49基于RFID非接触式移动支付“支付业务”流程 74
图表 50基于RFID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充值业务”流程图 76
图表 51 NFC移动支付产业链 77
图表 52 FeliCa Plug 81
图表 53 2009年度全球手机出货量及市场占有率 85
图表 54 Nokia 6216 NFC手机 86
图表 55 SumSang NFC手机外型 88
图表 56设备制造商对于NFC的动态分析 90
图表 57中国移动对于NFC的动态分析 91
图表 58非接触式IC卡的传输标准 95
图表 59非接触式银行IC卡和非接触式移动支付战略目标 95
图表 60金融结构对于NFC的动态分析 96
图表 61运营商主导型的产业链结构 98
图表 62银行主导型的产业链结构 99
图表 63第三方主导型的产业链结构 101
图表 64合作型模式 101

详情请访问北京诺达咨询官方网站:www.ndcchina.com.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