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手机电视产业环境与商业模式深度研究报告

(2008-12-25 11:45:49)
标签:

电信

手机电视

dmb

商业模式

诺达

中国

it

2009手机电视产业环境与商业模式深度研究报告

报告名称:《2009手机电视产业环境与商业模式深度研究报告》
出版日期 :2009.01 字数:9万字 图表数: 71个 页数 149
中文价格 18000元人民币 (中文电子PDF版) 19000元人民币 (中文电子PDF版+纸版)
英文价格 44000元人民币 (中文电子PDF版) 45000元人民币 (中文电子PDF版+纸版)
联系方式 客户专线:+86-10-51295780 51581533 传 真:+86-10-51581533-603
Email: ndc@ndcchina.com.cn    http://www.ndcchina.com.cn/

随着手机终端技术、移动通信网络及手机电视相关标准的发展,手机电视产业正迎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其原因来自庞大的市场需求,也来自产业链各方的积极推动。诺达咨询长期关注手机电视产业,在《2008手机电视产业环境与商业模式深度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对手机电视产业链各个环节进行了大量市场研究工作后推出了《2009手机电视产业环境与商业模式深度研究报告》。
《2009手机电视产业环境与商业模式深度研究报告》从技术标准、产业环境、产业链各方的关系、商业模式等方面着手,以大量一手资料为依据,对手机电视产业发展趋势、发展规模预测、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等提出了独特见解。从第三方角度对手机电视产业进行了客观分析及预测,为手机电视产业链上现有企业、潜在进入者以及其他投资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决策依据。hao123
    报告认为,手机电视产业发展的阻碍因素集中在以下方面:
    1.终端限制
    2.内容限制
    3.市场推广
    4.版权纠纷
    5.缺乏互动
    6.网络和标准的选择
    7.室内覆盖问题
    报告对手机电视产业发展的敏感问题——技术标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内容包括国外6种标准和国内7种标准的技术分析和横向对比研究,并分析了这些标准的市场发展前景。问卷调查
    报告对产业规模的预测认为,到2009年,手机电视服务市场收入将达到15亿元人民币。3G网络的建设和运营以及广电总局CMMB移动电视产业的全力推进将为手机电视打开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两年将迎来手机电视产业的高速发展时期。预计2010年手机电视用户规模将达到3400万。hao123
    诺达咨询对手机电视及相关产业的研究成果还包括《手机电视用户消费行为研究报告》、《手机广告市场研究及分析报告》《中国CMMB移动电视产业研究报告》等 ,敬请关注以上报告的相关资料及信息问卷调查

研究报告

 

第1章 定义、观点与研究范围
1.1 手机电视业务定义
1.2 主要研究观点
1.3 研究方法
1.4 本报告研究范围
1.5 诺达咨询对产业发展的建议
1.5.1 产业链合作建议
1.5.2 运营模式建议
1.5.3 业务演进及内容发展策略建议
1.5.4 资费策略研究报告
1.5.5 推广策略
1.6 诺达咨询在手机电视领域的更多研究方向
第2章 手机电视技术与标准分析及横向对比研究
2.1 手机电视业务的实现方式研究
2.1.1 利用移动网络实现的方式
2.1.2 利用卫星网络实现的方式
2.1.3 利用地面广播实现方式
2.2 国外手机电视技术标准特点分析与横向比较
2.2.1 主流手机电视技术横向比较
2.2.2 MBMS标准技术分析
2.2.3 DVB-H标准技术分析
2.2.4 T-DMB标准技术分析
2.2.5 S-DMB标准技术分析
2.2.6 MediaFLO标准技术分析
2.2.7 ISDB-T标准技术分析
2.3 国内手机电视技术标准特点分析与横向比较
2.3.1 7种候选国家标准的横向比较
2.3.2 广播技术标准的技术特点分析
2.3.2.1 CMMB
2.3.2.2 T-MMB
2.3.2.3 CDMB
2.3.2.4 DMMB
2.3.3 移动网络流媒体技术相关标准分析
2.3.3.1 CMB
2.3.3.2 TD-MBMS
2.4 手机电视业务的技术需求研究
2.4.1 下行传输技术
2.4.2 上行互动技术
2.4.3 业务层实现技术
第3章 我国手机电视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与影响因素
3.1 政策环境分析
3.1.1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3.1.2 国家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3.1.3 决策与监管部门分析
3.2 产业发展的促进因素分析
3.2.1 促进因素一:手机用户规模的增长
3.2.2 促进因素二:奥运试运营成功
3.2.3 促进因素三:企业推动因素
3.3 产业发展的阻碍因素分析
3.3.1 阻碍因素一:网络及标准选择因素
3.3.2 阻碍因素二:市场推广因素
3.3.3 阻碍因素三:终端限制因素
3.3.4 阻碍因素四:内容局限因素
3.3.5 阻碍因素五:版权纠纷因素
3.3.6 阻碍因素六:缺乏互动性因素
3.3.7 阻碍因素七:室内覆盖程度因素
第4章 中国手机电视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4.1 产业发展整体状况分析
4.1.1 产业发展历程
4.1.2 发展特点一:移动运营商积极推动
4.1.3 发展特点二:广电运营商全力推进
4.1.4 发展特点三:两网独立运营都有困难
4.1.5 发展特点四:多种运营模式并存
4.2 主要企业及竞争态势分析
第5章 全球手机电视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5.1 整体发展形势分析
5.2 主要国家发展状况研究
5.2.1 韩国手机电视产业发展状况
5.2.1.1 发展历程
5.2.1.2 S-DMB发展分析
5.2.1.3 T-DMB发展分析
5.2.2 美国手机电视产业发展状况
5.2.2.1 发展历程
5.2.2.2 流媒体模式
5.2.2.3 DVB-H
5.2.2.4 MediaFLO
5.2.3 日本手机电视产业发展状况
5.2.3.1 发展历程
5.2.3.2 MOCO
5.2.3.3 ISDB-T
5.2.4 欧洲手机电视产业发展状况
5.2.4.1 发展历程
5.2.4.2 英国手机电视产业发展
5.2.4.3 法国手机电视产业发展
5.2.4.4 卫星电视运营商
5.2.4.5 德国手机电视产业发展
5.2.4.6 意大利手机电视产业发展
第6章 手机电视产业链与商业模式分析
6.1 产业链组成及各环节相互关系研究
6.1.1 手机电视产业链的组成
6.1.2 产业链各环节间关系:相辅相成
6.2 对产业链主要环节的分析
6.2.1 内容提供商
6.2.2 服务提供商
6.2.3 移动通信运营商
6.2.4 设备(系统)提供商
6.2.5 终端厂商
6.2.6 用户
6.3 手机电视网络运营的商业模式分析
6.3.1 手机电视运营模式
6.3.2 手机电视盈利模式
6.3.3 手机电视节目运营的商业模式分析
6.3.3.1 超市模式
6.3.3.2 独立运营模式
6.3.3.3 混合运营模式
6.4 国内手机电视业务主要企业研究
6.4.1 标准及芯片企业分析
6.4.1.1 创毅视讯(CMMB芯片)
6.4.1.2 泰美世纪(CMMB标准)
6.4.1.3 中交星网
6.4.1.4 新岸线(T-MMB标准)
6.4.2 主要CP/SP分析
6.4.2.1 中视网络发展有限公司
6.4.2.2 中交星网
6.4.2.3 新华社
6.4.2.4 乐视传媒公司
6.4.2.5 星美传媒
6.4.2.6 富信掌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6.4.2.7 北京风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6.4.3 主要电信运营商分析
6.4.3.1 中国移动
6.4.3.2 中国联通
6.4.4 主要广电运营商分析
6.4.4.1 中广移动卫星广播有限公司
6.4.4.2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
6.4.4.3 北京悦龙传媒
6.4.4.4 广东南方传媒集团
6.4.5 主要系统厂商分析
6.4.5.1 富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6.4.5.2 北京数氧通公司
6.4.5.3 西伯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6.4.6 主要终端厂商分析
6.4.6.1 诺基亚
6.4.6.2 三星
6.4.6.3 多普达
6.4.6.4 LG
6.4.7 手机视频播放器提供商分析
6.4.7.1 Microsoft
6.4.7.2 Oplayo
6.4.7.3 Funinhand
第7章 手机电视产业发展趋势与规模前瞻性研究
7.1 移动电话用户规模及预测
7.2 移动增值业务市场规模及预测
7.3 中国手机电视用户规模及预测
7.4 中国手机电视服务市场规模及预测
附件
  最新报告目录
  关于我们
  服务内容
  部分客户
  价值与特色
  法律声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