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IMS面临的挑战:技术与标准尚待成熟

(2008-05-21 09:26:48)
标签:

电信

ims

ngn

3gpp

诺达

it

  IMS具有分布式、与接入无关,以及标准开放的业务控制接口等特点,被当前业界公认为未来融合的控制平台。IMS作为公认的未来组网方式,其技术与标准的成熟度都存在很多问题。因此IMS的商用需要等待技术与标准的成熟过程。诺达咨询认为,IMS商用的最大困难在于不确定因素太多。技术标准有待完善且缺乏成熟产品,用户接入和数据库的融合问题、SIP能力扩展后的兼容性、网络端到端的QoS以及安全机制等问题,IMS的业务定位模糊,终端用户问题的解决等总总原因,使得IMS的发展,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诺达咨询认为,IMS在技术层面面临以下方面的考验:

      IMS业务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特别是基于SIP的固网多媒体数据业务需求和固网移动融合业务需求尚不明朗。IMS面临P2P技术、业务和控制模式的挑战以及非会话型业务的挑战。

      IMS技术和标准本身尚在完善之中,特别是固网移动融合技术标准尚在进行中,多种接口协议的标准和设备仍在扩展完善中。

      IMS设备产品尚在不断完善中,尚未经规模商用验证,特别是在规模组网、接入、漫游、性能、可靠性、多厂家互通、终端定制、计费管理等方面缺乏规模商用验证。

      IMS的引入与接入、承载、控制、业务、支撑等网络的各层面相关,同时也对终端改造、宽带的发展策略、运营模式带来挑战,因此各运营商需因地制宜地根据需求加以选择。

      实现融合是一个长期的目标,涉及的因素很多。IMS只是在网络和业务层面提供了融合技术的可能性,但还需要认真研究其可行性、经济性、复杂性和可管理性。

同时,IMS相关标准的制定也在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中。目前, IMS国际标准由3GPP、ITU-T和ETSI TISPAN三大组织协作制定,其概念框架基本一致,且相互引用,但侧重点各有不同:3GPP侧重从移动网的角度定义IMS系统,ETSI和ITU-T侧重于将IMS作为NGN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并定义了IMS与NGN其他子系统之间的标准接口等。

IMS由第3代移动通信合作计划(3GPP)组织在R5版本中提出,并在R6和R7版本中进一步完善。在2006年底完成的R7版本中,更多考虑固定方面的特性要求,很多内容是在吸收TISPAN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涉及的内容有:固定宽带接入IMS(FBI)、电路域和IMS相结合业务(CSI)、IMS紧急业务等。

欧洲ETSI在2003年9月把专门从事固网标准化的SPAN组织和进行VoIP研究的TIPHON进行合并,成立了TISPAN,在3GPPIMS的基础加入了固定接入网络,从而进一步对下一代网络的体系架构进行研究。

ITU在2004年6月成立了ITU-TFGNGN(NGN专题组)开始对IMS进行研究,2004年底 ITU-T 04-08确定了SG13 (NGN的研究组)协同SG11、SG19、SG2研究NGN。主要工作项目与TISPAN类似,涉及业务需求、功能体系架构、移动性管理、IPQoS、控制和信令能力、网络安全、网络演进以及IP承载能力要求等方面。但ITU-T在标准制定进度上滞后,延续一贯的风格是偏向大的架构,目前还在进行功能架构的研究。

我国每年都参加ITU—T标准会议,2003年成立联合报告人小组,2004年5月成立了焦点组,2004年6月ITU—T FGNGN的第一次会议确定将IMS作用NGN核心网的基本架构,对IMS的体系结构进行了扩展和增强。2005年11月FGNGN完成了NGN版本1(Release 1),2005年11月启动NGN—GSI(NGN全球标准行动计划)。

我国统一IMS标准化进展情况
 

参考链接:http://www.ndcchina.com.cn/ndc/39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