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茂县白石羌寨

(2012-12-11 13:28:17)
标签:

茂县白石羌寨

白石图腾刺绣

九黄亚旅游

兰汀竹影摄影

分类: 好友苑

                 游茂县白石羌寨

                         ——九、黄、亚等地旅游漫记之六

 

    十月二十五日,我们从黄龙返回,前往位于茂县县城西北角甘村的白石羌寨。八时许,我们就来到了寨子的门口,看见悬挂着一个个羊头,显然这个民族是将羊作为崇拜的吉祥物。记得《说文·羊部》上有“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在这里可找到该民族的特点吧。

http://s15/mw690/4ba91085gd08d0333f3be&690

 

    步入寨门口,便响起了嘹亮脆耳的歌声,和响了男士的歌声,由两位羌族中年女人和三位上了年纪的男人代表羌寨人向我们表示欢迎。尽管根本听不懂他(她)们唱的是啥,但是他(她)们的歌声很悦耳,很是抒情。

http://s2/mw690/4ba91085gd08d05bf2421&690  

    我不禁纳闷儿,为什么让老年人、壮年人来唱歌,是不是青少年中会讲羌语的越来越少?起码会唱正宗的族歌的人少了吧!

http://s3/mw690/4ba91085gd08d074c4452&690
    据该寨的石壁记载:该寨羌民的先祖,本居于西北草原,在被迫迁徙途中,路遇敌兵追击,幸得天女抛下三块白山,变成三座雪山,阻止敌兵前进,羌人才得以南下。你迁茂县后遇“戈基”侵扰,羌人以白山对付戈基人大获全胜,得以在岷江上游安居乐业。为报答神恩,羌人便以白石作为天神及一切神灵,甚至视作祖先的象征,进行虔诚的崇拜。羌人在山间、地头、林中、房顶、门窗、室内供奉白石。白石羌寨就是因此而得名。

http://s16/mw690/4ba91085gd08d0878789f&690
   走进白石羌寨,墙壁上到处可见那么远古的图腾符号,图案内容有:太阳、守猎、农耕、生活等,很是原始,笔法简约,且粗犷。

http://s10/mw690/4ba91085gd08d0bc686f9&690

 

    羌民的房子,依山居止,垒石为室,是一个个结构严密、棱角分明的小合园,其建筑很有特点。并且一家几代人一起居住,女儿出嫁了,也可住在同一个院落。据说是羌族祖先人少,怕野兽和外来入侵而沿袭下来的住宅习俗。

      园子里种着大丽花等,非常鲜艳,特别是花瓣上,很是透亮,这是跟环境没有污染很有关系,蓝天白云是常见的,怪不得这个民族又称是“蓝天上的民族”。

     我们被导游带入富有代表性的一家,她言是自己的家,后来我们发现不是她本家。只见共有三层,底层附属是养手牲畜;楼梯在外,二楼住人;第三层是供奉着白石神灵,神灵前放着一桌子白银成品和一排排小木凳子,原来是做生意用的;一边是储藏粮食;站在她家的第三层的平台上(看左右房子都这样),还晒着菜干和玉米等粮食,还看到临家的妇女带着孩子,在平台上做针线活。 http://s5/mw690/4ba91085gd08d10cd4ad4&690
  羌族人的服装上,很民族。那些头帕、衣领、衣角、襟边、围腰等处,都有漂亮的刺绣挑花,特别是那个“云云鞋”,鞋头微翘,像小船儿。年轻的衣着和刺绣颜色鲜艳,老年的刺绣黑白相间。那些图案大多是几何图案和花卉,形态自如;针法特别的精致细密。有些相对大型的,我看到是当壁挂用的,图案也是比较古朴,一般都很是大方。就是小摊上,摆着的也是地里种的土特产和刺绣等

http://s4/mw690/4ba91085gd08d21523b33&690

 

  见这个小石臼中磨碾着可吃的食物,估计是小麦、土豆之类的吧?

http://s16/mw690/4ba91085gd08d2d403d3f&690
  寨中羌民尚白,“以白为善”,崇拜白石。这给我们带来了神秘感,特别是这白石台,凡游客来此,必须得到这里瞻仰,不许拍照,站在正面,必须毕恭毕敬,认真听地导讲解。我只得远离,到路边远处侧拍了三张。

    据说,寨子地震,全寨的羌人房子几乎倒塌,唯有这里岿然不动,安然无恙结果让羌人越发相信,这是神力所至。故而一代代沿袭下来,供奉着,祭拜着。

http://s7/mw690/4ba91085gd08d309bb276&690
  质朴的民风民俗,已在开放的今天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进寨时,我们想买几十斤苹果和猕猴桃,放在车上,带着吃。结果因卖家态度问题,一分钱也没花。我有点痛心,在闭塞刚刚打开时,我们的国人总会先犯些糊涂。

  但有一点,至今让我兴奋,那就是白石和一般的花纹石,它们的因地质关系,每块石头上有精美的象形图案,让你反复去揣摩,认真地去想像,不断地去推敲,好奇地去玩味。我说:“要是我们有时间,去山上、溪边去找着一块喜欢的,我宁可丢了东西。”同游们起哄叫我丢掉相机,保证有一块石头可带回家。呵呵呵!主意不错。所以啊,我好几张拍糊了,还是敝帚自珍。糊就糊吧,表示到此一游,我看见它们了。

http://s2/mw690/4ba91085gd08d344b98b1&690

http://s6/mw690/4ba91085gd09eb0240095&690

http://s16/mw690/4ba91085gd08d37d3ff4f&690
  匆匆行过,仅游了三分之一吧,前后才一个钟头的时间。

  回到车上,我脑子里出现了王之涣的《凉州词》,心想:要是来几声婉转、柔和、悠扬的“吹鞭”(羌笛)声,该多好啊!

  再见了!

   一个古老的有着沧桑历史、而今又在变迁中的神秘民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