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发自内心的快乐也就越来越珍贵,而感受到的忧伤与心烦,反而越来越多了。有时候,即便是在明媚的阳光里,美丽的花树前,也会突然莫名的烦躁起来。真的,明明是听着如水般流淌着的音乐,看着眼前如花绚烂的景色,然而却发现,这种美好,竟敌不过那内心如春草般滋长着的忧伤与心烦。
古人说的“忧来无方,人莫知之”,原来是不错的。即使是悠闲与幸福之中的人们,也还是免不了会忧伤和心烦。一生富贵雍容如晏殊,依然会吟出“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乡径独徘徊”这样的句子,如一杯清酒,虽是淡淡的,却依然包含了难以释怀的怅然与伤感。
烦心的次数多了,体会的时间长了,就明白了它其实是如此真实而深刻的心路历程。我们平时积淀于内心的感怀思绪,在找到缺口之后,必定会有这样的泛滥。
不过好在,我们的人生并不只有悲伤和失望,还有其他丰富的馈赠,可以用来抵抗伤心烦躁,使我们不至于沉溺其中。生活中俯拾皆是的细节,一个灿烂的笑容,一个明亮的眼神,一句充满温情的问候,往往就能稀释我们心中的忧伤与烦躁,让它化作一缕清风,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不曾来过!
其实生命里如果没有了烦躁忧伤,一定会因缺乏厚重而显得轻飘、浮躁,以至于浅薄;而执著于烦躁忧伤的生命,又未免太过凝重。就像作家周国平在文中写的,不知道死的人,未免太可怜;但只知道死的,就更可怜。
从忧伤与烦躁中走出来的宁静与坚强,必定是真挚而迷人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