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生到底是不是屠夫?

(2006-12-14 10:41:27)

医生到底是不是屠夫?

 

这一问题的提出并不是要和医生过不去。钱钟书先生在《读伊索寓言》里,从驴子和狼的故事引出一个结论: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

这个结论(也是读后感)到底在说什么,教学参考书上的说法也各不一样。人教社(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二册说“有些屠夫狡猾,他们戴上了医生的面具,他们打着行医的幌子去杀人,以伪善的面目干坏事。”(200011月第二版,2003年1月第三次印刷,第56页)人教社(必修)第二册说“《围城》中写到:‘医生除了职业化的杀人,还能干什么?’‘……所以病人怕死,就得请大夫,吃药;医药无效,逃不了一死……’这里说‘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可能是从医生并不能包治百病,有时候也是无能为力,最后只能眼看着病人死去的角度来说的。”(200312月第一版,200511月第3次印刷,第109页)两书都肯定钱先生的这篇读后感“来自对现实社会的深刻体察”。两相比较各有特点。前者似深刻而简单,后者真丰富而温暾。

面对中学生,不像面对成年人。我们必须尽力给他们一个比较明确的说法。既不能简单概括,也不能似是而非。同时也应该让学生能够从学习文本出发,通过思考分析得出结论,不能让学生有隔了一层的感觉。

在此,笔者不揣冒昧,尝试解释“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的基本含义。

首先,钱先生的这一感悟是从寓言中狼的叹气引发出来的。狼“叹气说:‘天派我做送命的屠夫的,何苦做治病的医生呢!’”狼的这句话含有两个比喻。一个是用屠夫比喻杀人者,一个是用医生比喻救人者。因此,引导学生认识这种比喻关系是理解文句的第一个环节。

其次,我们再深入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说“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既然是用来比喻救人者,那么作者显然不是在单纯地批评讽刺行医者,而是借此讽刺那些自以为在拯救世人的人物。比如某些道德家、政治家、教育家等。“世界上的大罪恶,大残忍──没有比残忍更大的罪恶了─—大多是真有道德理想的人干的。没有道德的人犯罪,自己明白是罪;真有道德的人害了人,他还觉得是道德应有的代价。上帝要惩罚人类,有时来一个荒年,有时来一次瘟疫或战争,有时产生一个道德家,抱有高尚到一般人实现不了的理想,伴随着和他的理想成正比例的自信心和煽动力,融合成不自觉的骄傲。”(钱钟书《写在人生的边上·谈教训》)钱先生的这段文字应该说是对“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的最好注脚了。到这里,学生就可以明白文章语句的含义了。

问题讲到这里似乎应该搁笔了。然而,钱先生就真的没有讽刺医生的意思在里面吗?我看未必。

钱先生语言的魅力就在这里:既悠远深刻,又直刺现实。令人有一种心理渴望得以满足的快感。因此,人教社200312月第一版教学参考书(必修)第二册也来引用《围城》的文字:“医生除了职业化的杀人,还能干什么?”“……所以病人怕死,就得请大夫,吃药;医药无效,逃不了一死……”来丰富对课文里“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的解释,这是比人教社200011月第2版教学参考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二册丰富的地方,只是后面的解说与所引内容联系不够紧密,甚至有为医生辩护的嫌疑。其实大可不必。《围城》里还说过这样的话:“同乡一位庸医是他(方遯翁)邻居,仰慕他的名望,杀人有暇,偶来陪他闲谈。这位庸医在本乡真的是‘三世行医,一方尽知’,总算那一方人抵抗力强,没给他祖父父亲医绝了种,把四方剩了三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0月北京第1版第122页)” 钱钟书在《写在人生的边上·谈教训》里也曾说过:“我更奇怪,有这许多人教训人类何以人类并未改善。这当然好像说,世界上有这许多挂牌医生,仁心仁术,人类何以还有疾病。不过医生虽然治病,同时也希望人害病;配了苦药水,好讨辣价钱;救人的命正是救他自己的命,非有病人吃药,他不能吃饭。”其实,对医生的批评讽刺也不只钱先生一人。众所周知,鲁迅先生早在《呐喊"自序》里就说过“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当然,同样众所周知,鲁迅先生和钱先生所批评讽刺的肯定是医生里的败类,决不是所有的医务人员。尤其在今天,这样的批评讽刺决不是无的放矢。因此,我们说课文里“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即使直指现实也无可厚非,它毕竟是“局部的真理(《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0月北京第1版第5)”

2006/8/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送给郭德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