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城市催生出更多的‘全职妈妈’
(2008-08-30 15:40:10)
标签:
全职照顾孩子问题婆媳育儿观念育儿 |
时不时总会有孩子突然无人照看的情况;总有妈妈努力挣扎在职场与家庭之间;或者总有自从怀孕就没上班,计划孩子1岁左右复出江湖的妈妈。
在深圳,每天总有一些家庭在演绎着我一样的故事。这个全移民大移民的年轻城市,决定着有相当一部分家庭都要为孩子的照看问题而苦恼。因为移民,总有老人在这里呆不习惯的时候想家的时候,也难怪,在熟悉的地方呆了几十年,突然到一个气候环境语言饮食金钱观等等完全不一样的地方,新鲜劲一过,有几个老人会不想家呢?因为移民,众多的年轻人都是赤手空拳打拼在深圳,如我之类,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即使朋友,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如果哪天出点小意外(中意外是想都不敢想),如孩子小感冒。上班的父母必须得请假,这将意味着单位和家庭的兼顾问题,身累是自不必说。可是心更累,一边是必须得请假,一边又担心领导对自己有意见了,担心怠慢了客户,担心......,影响仕途;更对不会说话的小儿的病的焦虑和不安。由此一家人开始焦虑上火,夫妻吵架也成了常事。正如一个朋友说“我们是不敢生病,也没资格生病;生病好奢侈!”多么精辟的概括!可见这里的世界看似精彩,实则无奈;压力如山般沉重,压得移民们踹不过气来!
而若在老家,周围或多或少有个三姑六婆、大姨妈小舅子的就在不远处,总找得到个人来照应个10天半个月的,总能有个小依靠大背景的。而在深圳,着急为难的时候,需要个人的时候,哪怕是1~2小时,都成为奢望。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连哭的资格都没有。所以,有孩子的家庭压力可想而知,难怪那么多人宁愿做丁克!
现在,我成了“全职妈妈”与否的教材。妈妈们讨论孩子交谁带的时候,总有人将我拉出来做参考讨论。一个熟悉我儿子情况的全职妈妈总会‘好事’地劝导其他蠢蠢欲动的妈妈们说:你看她家浩浩,以前这个人那个人的换着带,像个傻小子,不言不语,就爱哭;你看现在孩子的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劝你还是不忙去上班,赚点钱别把孩子耽误了。
说实在,刚全职那会,我也为自己迷茫,为儿子当时的情况着急。我被身边不解的眼光和一遍又一遍地询问(善意的、不解的、无话找话的招呼)压得喘不过气来,可是看着儿子那‘落后’的表现,我的心坚定而执着…….
归纳大家对全职妈妈(特别是我这种半路‘出家’)的疑问:
“奶奶怎么不来带孙子呢?”
“爷爷怎么回去了呢,不是带得很好吗?”
“外公外婆呢?”
“咋不找保姆呢?”
我通常的回答“他们都有事,回去了,来不了!”
老年人反馈给我的大意是:
“趁年轻还是赚点钱好。”
言外之意,年轻人不去赚钱,在家带孩子多没出息,孩子嘛多半都能拉扯大的。
“你工资多少啊?”我晕。
言外之意,是不是工资太少请保姆不划算啊?(闺蜜说“下次他们这么问你,你就说‘工资太少,年薪百万’,让老古董们更迷惑去!”)
“他爷爷不是带得很好吗?”
言外之意,是你这个儿媳妇太厉害了吧?
年轻人的反馈的大意也基本一致----不解+鄙视,能理解的人太少。言外之意,混不下去了吧?被炒了吧?
外界的不解、内心的挣扎、经济的短缩、精神的匮乏、体力的操劳、社交的闭锁、未来的茫然,以及家人的支持与否,都是对全职妈妈的极大考验。所以,全职妈妈所承受的压力比任何职业都要大得多,无需我细说,谁都能想到。这就是为什么当今几乎没有哪个女人会为了孩子,主动放弃工作,做个心甘情愿的全职妈妈。在家的,多半都是如我之类,起码一开始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而能坚持“全职”下去的妈妈,基本靠的就是“爱”,那至高无上的、无怨无悔的、不计得失的、奋不顾身的母爱在支撑着我们将‘全职妈妈’的路走下去.......
对于如今的我,
现在的浩儿也并不会比别的小朋友优秀,只是浩儿的变化太过明显,明显得让人一看就明了。不是因为我有过人的教育方法和心得(我甚至比大多妈妈懒而骄纵),而是因为曾经照顾浩儿的人的方式有多么的不恰当或者不精心,浩儿承受了多少不该有的委屈和无助?而做父母的我们却浑然不知,反而为爷爷自以为是的夸奖而洋洋得意。当然,孙子是自己的好,儿子也是自己的聪明能干。若不持续一段时间跟小儿相处,我们不会明白小儿的状态有何不足有啥优势。
以前的为人父母的我们,太过自以为是,太过自私。因此上天也惩罚我放弃工作来赎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