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班族父母对待孩子与老人的量与度,你把握好了吗?

(2008-06-16 23:18:08)
标签:

婆媳

育儿

上班族

杂谈

现在的孩子,大多应该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保姆在照顾。对于那些年轻的父母们,有父母尽心尽力地帮你照顾孩子,那是你们的福气。但在你庆幸你的幸运,感激或苛责你的父母,享受孩子成长快乐的同时,是否仔细思量过,收放的量与度把握好了吗?

我想有太多人已经讨论过“老人照看孩子的优劣”了,支持反对众说纷纭。在此我不想定论:对孩子的成长、对家庭的和谐、对年轻父母的事业,以及对年迈的老人来说,到底是好是坏,是优是劣?历来,事业与孩子都很难放在同一个天平上,因而就衍生出一大批一大批的隔代育儿族。

在此,写出我身边的个别现象,我不敢说是整个社会的现象,但至少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育儿现状。是非曲直,容君细想。

 

邻居1:王宝宝,男孩,近三岁。

大部分是跟外婆在老家。最近几月来到父母身边准备上幼儿园,外婆自然随同。来深圳1~2个月后,孩子们都在小区玩,第一次见到他爸爸妈妈出来“陪”,所谓陪,顺便来边上坐坐,也顺便教训孩子。当看到他妈妈时,无任何反应,无喜亦无乐(可每次那孩子见到我,远远都会“阿姨、阿姨”地奔过来拉我的手,跟浩儿一起缠着我玩。)

当几个孩子都摘了些小草兴冲冲地交给身边的大人时,嘴里嚷着“妈妈,你看”。所有的孩子都满意地将小草移交到了大人的手上,只有王宝宝将小草交到了我手上。我鼓励他说“给你妈妈吧!”,孩子满怀期待地伸出小手,“啪”地一巴掌,草叶掉地“我不要!”,随后就是一连串的教训“你不要怎么怎么的,你不要干什么什么的………”,孩子眼中闪动的光泽瞬时消失,“失落”写在小脸上,我尴尬地走开。

那一巴掌,打掉的不是草叶,而是孩子的自尊心吧?

再次见到其父亲,一上来依然是教训的口吻“赶紧干嘛干嘛去…….”。

孩子的状态是胆小,动不动就哭。

年轻的事业有成业务繁忙的父母们,当你好不容易抽出时间来陪你的孩子的时候,能不能放低姿态,蹲下来,跟孩子好好说话?

 

邻居2:杨宝宝,男孩,近三岁。

长期爷爷奶奶照顾,爷爷比较开朗,主要负责带孩子玩,所以孩子还挺活泼。奶奶负责家务。

孩子跟爷爷奶奶睡,其父母周末都难得有休息。孩子的每吨饭,都是奶奶端着碗,在小区东奔西跑地追着喂。

最近,爷爷一气之下借了路费跑回老家。

爷爷说:“奶奶老去打麻将,我怕别人说你两个人都带不好一个孩子。何况孩子妈每天都要回来检查有无喝水,有无吃水果,有无…….”。

奶奶说:“他光带孩子不做家务。”

爷爷奶奶吵架,最后升级到甩手回家。那两天,孩子蔫了很多。

爷爷走后,奶奶说:“我也要回去,让他外公外婆带。早上一大早起来洗衣服做饭买菜,忙不过来,早餐不够丰盛,儿媳妇的脸色就很不好看,把碗一撩走人。又想把孩子带好,又要求把饭做丰盛,真的好难!”奶奶眼里闪动着泪花。

 

没有自己一个人带孩子做家务的人,都不会体会到其中的忙碌和辛苦!如我这样带孩子,只需要做我们娘儿俩的早餐和午餐、一家三口的晚餐,洗衣机洗衣服,尚觉得忙不过来。何况是年迈的老人?体力和精力都已经赶不上年轻人了!

 

邻居3:男宝宝,三岁。

外婆白天晚上一个人带。

孩子母亲好奇地问我:“你辞职一个人带,自己还要做饭做家务吗?”

我说:“是的。“

“那辛苦吗?”

“当然辛苦了。”

“你挺厉害的!”

我说:“你妈妈不也是一个人吗?一样辛苦!”

她说“我妈妈习惯了。”

我说“我们年轻人都觉得辛苦,他们老人会更累吧?”

她方红了脸,抱着孩子外婆说谢谢。

 

 上班族父母对待孩子与老人的量与度,你把握好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