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
时雨时晴
改则——尼玛 379公里
(接上篇)这一天,我们时而追逐着,时而停歇下来,徜徉在藏北无人区博大的怀抱里,感受着它的辽远、壮阔,虽然我们只是过客,但它却成为了我们的永恒。
时雨时晴的天空,间或一条条光带将大地切割,随意的一个角度就是一幅摄影师们苦苦等待的光影景象,一切就在不经意之间上演,没有渴盼,没有期望,随遇而安罢了。间或骤然一束仿佛拔地而起的云翳呈现在前方,让你惊叹的同时,恍然原来灰暗的色调也能演绎出壮美。http://s1/middle/4ba79466g74bbddc2a030&690
http://s3/middle/4ba79466g8f56a181afb2&690
http://s15/middle/4ba79466g8f56a2b41a6e&690
http://s14/middle/4ba79466g8f56d64a570d&690
http://s3/middle/4ba79466g74bbde2d3ba2&690
http://s4/middle/4ba79466n8fdf504b5273&690
http://s15/middle/4ba79466g74bbde780ace&690
http://s8/middle/4ba79466n8fa700aff757&690
今天的大多数时间都是我们行在头车前面,大约七点的时候,在我们驶过一个平缓的坡后,手台里突然传来头车的呼叫声,告知他们陷入了沼泽,于是赶紧折回头,终于在一片低洼的草地上发现了他们。原来他们没跟着我们从上面走,看见这片草地貌似很平整,就准备抄个近路,可谁曾想,一开上去就陷进去了。这片草地表面上看很正常,但却及其松软,草只是浮在上面生长着,人站在上面都会不停地下陷,何况那么重的车呢。
自救吧。我们从迎面赶过来的这个方向向外寻找严实的土地,怎奈离开那部沦陷的车距离太远,带的绳不够,于是开到那车的后面,套上绳开始拖,这才一踩油门开始发动,我们的车遂也陷了下去。大家沮丧了一会,但并没泄气,纷纷忙着挖泥,到处找石块垫,但根本没有效果。折腾了好一会,只见车是越陷越深,帮不上太多的忙,我就走到靠路的这边,给这场景留个影。恰巧看到一辆车路过,便拦了下来。这是一对藏族夫妻的车,他们热心地开到事故点,虽然因为他们车上没有绳索,无法提供合适的帮助,但却一直默默地站在旁边没走开。后来经过辆工程队的车,因为他们昨天也曾在此处陷过,很能感同身受,考虑了会儿,决定帮我们。我们的车离安全地带较近,用我们的绳接上工程车的绳,工程车在前面拉,后面男生们全力地推,终于将我们的车从泥潭里解救出来。
谢过了那两辆车,接下来的问题必须我们自己去解决。这时已经将近八点,暮色临近,必须尽快出来。这里幸好离着尼玛县城不算太远,于是决定男生们留下,让我们的车先载女生去找点安排住宿,顺便到县城买足够的绳索和相关的物资,再回来实施救援。
尼玛,西藏最年轻的县,藏语意为“太阳”,而这时它对于我们也正如同阳光一样。记不得多久才看到尼玛的,印象最深的就是路上那个超级的大坡,几乎就快成直角了。刚进的县城处很破旧,不过藏民们都很热情。辗来转去,我们在一条簇新建筑的街道上找到了尼玛宾馆。卸了所有的包,车随后就出发去买材料。这里的住宿不象一般地方那么简单,是要先去警察局登记后才可入住,又辗来转去后终于拿到了房门钥匙。
这期间有空闲稍微打量了下这间宾馆。这应该是尼玛县城最大、最好的宾馆了,因为门头够大够豪华,周围又都是政府机构,当然价格也是狂贵而且绝不还价,即使什么服务都不提供。说到这个服务,我就稍微讲讲,偌大的四层楼的宾馆居然就只有一个服务员,而且还就只是负责在大堂登记。装修也甚是豪华,什么电梯、暖气片、淋浴设备一应俱全,反正就是内地宾馆里所有的设备在这都一样不少,但遗憾的是就是一样也无法使用。开水也暂时没有,说是等再来服务员的时候给烧好每个房间送两瓶。
后来我在大堂的一个标牌上看到刻着“XX援建”的字样。这让我很疑惑何为“援”,援就该是给予受助方恰当的、实用的帮助。可这些华而不实的装点在这里真的是很有些被委屈的味道。援建不是糟蹋钱,更不是贴金。难道援建方不做实地考察么?只管照搬?只管付钱?哎,不做深入探讨了,否则会没完没了。
在这海拔快4600的地方,因为我们的房间在四楼,因为没有服务员,我们背着大包来回连爬了两趟。当我们气喘地趟倒在还算柔软的床上时,除了惦记那边的情况外,还痛苦地发现已经饿得前心贴后背了,这才回忆起最后的正式进餐居然是昨天晚上的事情。人一旦放松下来那种饥饿感是很强烈的,没过多久实在忍不住,在宾馆附近找了家饭店准备下碗面充饥。
不停地拨打那边队员的电话,就在面端上来的那刻突然间拨通了,因为信号只有到了县城才有,这就意味着他们已经胜利了,于是赶紧给他们点菜。
大家都坐齐,便开始讲后面发生的故事。具体的不详述,大致经过是,几个大男人先是满处找石块,后来拦了辆藏民的大卡车,同样没有带绳,但那个瘦小的卡车司机和他骑摩托车的朋友们及他的孩子并没有离开,而是选择在暮色和寒风中陪着他们一起等待。这其间,还拦下过另一辆的工程车,但那司机无意于白白奉献爱心,推说没有时间离开了。最后在藏族同胞慷慨无私的帮助下,利用送去的材料终于将车拖出了沼泽,得以脱险。
从他们叙述之中,我听出和触摸到了在他们身上那种已经很少见的感动。我想这样的感动,不仅仅表现在经过那么久的努力车被拖出刹那间的欢呼雀跃,更多的来源于在他们快要绝望的时候那些藏民的到来和选择一直默默地陪伴。
这里的藏民真得很淳朴。是啊,这里到底没有被我们内地人过多涉足和影响。或许这样说得有点过,但事实确是如此。那些是凡内地游客遍布的景点,原本纯真的藏民们已经学会了尔虞我诈、强买强卖,那些可爱的孩子学会了追着游客要钱要物......而我们在看到和亲身体验了这样一些过偏和恶劣的行为后,就开始痛心疾首并愤慨藏民们已经开始抛弃自己信念、开始走向堕落。其实这样的一切,大多是在那些趋之若鹜、却又不懂得如何当一名称职游客的所谓游览者们的不良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下造成的。他们侵扰了藏民原本平静的生活,侵扰了他们的领地,却并不懂得怎样去对待和欣赏他们,只是带着猎奇、追逐时髦、哗众取宠的心态前往。
我一直在自省,每去一次,感触更加,也想得更多,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行为,尽力减少因为自己的追寻给那片纯净的天空带去的污染。
有些事情很无奈。一个景区的被开发往往就会导致那里人和自然环境的被污染,文明的侵入不一定能带去文明,往往过多的却是污垢,至少在我们的国人学会做名合格称职的游客之前,这种状况将一直存在。所以不要苛求和很悲哀地讲述哪里哪里的人们正在堕落,还是从自己做起,从今天做起,学做个不只是会简单游山转水的游客,让自己的行为言语不要去玷污美景和心灵。也许那样我们还能改变什么或者保留些什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