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宝宝呕吐腹泄孩子呕吐抗生素护理就医 |
分类: 育儿心经 |
看着豆豆又开始用小手在家里指点小江小山,又开始和妈妈闹个小脾气,妈妈的悬着的心也稍微平稳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1EN00SIGG.gif
周一午睡后豆豆一点不吝啬的把妈妈给吃的香蕉全部从胃里吐出来,浸湿了一大片地。这会儿抱着豆豆好是心疼,就好像小时候妈妈刚开始接触你吐奶的日子一样的难过,胃里不对,豆豆不舒服了。估计是接近中午在外面吃的那根香蕉惹的祸,是吃的有凉气了?不卫生了?还是空腹吃刺激到胃了?再想想早上豆豆就比平日吃的少,妈妈还这么不留意脑子短路的给空着肚子在外面吃香蕉。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398ZH00SIGG.gif
周二一早,豆豆还是蔫蔫的,无精打采,去医院看医生。周二从医院回来一直到周三豆豆几乎是在妈妈的肩上度过的,胃把爱动的豆豆整的好安静,只愿妈妈这样抱着来回的在家里四处的溜达,腰累了,胳膊酸了,想停下来靠一靠,你会把屁股一撅,小腿一踢,应该在说“妈妈,别停下”。看着豆豆没几天就瘦下来的小脸,体重也一下从26掉到22,还有这软软的无力的小身子,还时不时皱起的眉头,妈妈也不忍心让你闹情绪,哭起来再把胃里可怜的那丁点东西吐出来,接着走吧。记得你七个月的时候发烧,象小猫蜷在妈妈怀里,小可怜的样子就让人看着心疼,还头一次的在那天会喊妈妈了,这一声把妈妈的心都喊碎了。豆豆生病,疼在妈妈的心里。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9EN00SIGG.gif
豆豆不舒服,妈妈在网上找了好久,也没找到比较详细的接近的呕吐原因和治疗方法。妈妈把这次的就医经历和症状写写,希望能帮到其他的小朋友,你应该也很乐意这么做吧?
症状描述:
周一早上食量减少,中午没吃饭,午睡醒来后呕吐四次,吐出物为上午吃的香蕉,仍是块状的,稍有酸味。晚上吐两次,拉了两次黄色的糖稀样便便,尿量明显减少呈黄色。
周二空腹去医院,体温37.2度。上午拉了一次稀便,恶臭味,让妈妈一直以为是医院的下水道反味儿,到末了才发现豆豆把妈的鞋子当了便盆。中午到家可能饿坏了,看着吃就要,狼吞虎咽的样儿,爸爸紧着都撕成小块儿,一点点给你,担心吃快了吐的也快。
检查项目:
血常规、微量元素
听诊
医生诊断:
血象偏高:白细胞 13.2(正常值4-10)
缺锌:51.48(正常值62-110)
心率偏快
无脱水症状
建议住院治疗
豆豆出生时住院三天,我们已经受够了医院的那些日子,即使医院环境再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更何况医院是治病而不是养病的地方,儿童医院病区那么多生病的小朋友更容易感染。医院平时也就是基础护理,测体温、大小便性状、听心率,只要情况不紧急,更多关心和了解宝宝的还是妈妈,妈妈决定拿药带你回家。
治疗处方:
维生素B6:用于止吐
妈咪爱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英国):进口抗生素
磷酸铝凝胶(韩国):缓解反酸
整个过程几乎都是我在描述病情,医生在病历本上写的认识的字不多。前一天晚上,豆豆没休息好,那会儿已经困的闹情绪,只能把重点问清楚,取药带着豆豆赶紧回家,这次看医生,其实妈妈有很多话想和那位医生讲,担心控制不好当时的情绪,也想让你早些躺在自家床上休息,就闭上自己的嘴,回家。
妈妈想说的:
1.孩子生病重在病前病中的护理
妈妈想搞清楚豆豆这次呕吐的原因,很详细的把所有的情况向医生表述,咨询医生“可能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给孩子饮食不合理造成的?”得到的答复“病已经得了,现在是治疗,想那么多有什么用?”难道自此之后豆豆就不会再呕吐,还是呕吐只能是事后治疗不可以病前防范?
不禁想起了扁鹊的一席话(摘自典故)
魏王曾求教于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
魏王不解地说:“请你介绍的详细些。”
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弥补得好,当然是声名鹊起,但更多的时候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小孩子就象一台台新设备,每个部件都是全新完好的,只要出厂时一切正常,即使出点问题,那需要的是调试而不应该是大修。在有可疑迹象时及时调整,很快就能恢复常态,不是吗?妈妈想了解什么情况是可疑的,早些防范,豆豆也少些病痛之苦。如果有一天医生也可以把它当作行医的重点,那是太多孩子的福音。
2.呕吐初期就需要服用抗生素?
做医生风险最低的方法有两点:小病看大;“没什么事儿”不出口。
把情况讲的越复杂,行医的风险就越低,现在医患纠纷太多,或许医生们也是迫于无奈。这个过程里当然少不了诸多名目的检查和林林总总的进口药品:呕吐验血常规、微量原素;开了四样药,三样是进口,一样是中外合资。微量元素的检查也可能是巧了?医生正在开验血的单子,妈妈问“血常规和微量元素是不是采一个血样就行?”“是”妈妈还正在回忆上次是什么时候验的微量元素,医生已经麻利的把单子开好了,不知是为呕吐的诊断而开还是医生帮妈妈做了最后的决定。罢了,一个血样儿验两项,只是钱遭罪,豆豆不用二次采血,验就验吧。
让妈妈最不能理解的是抗生素的服用,妈妈也不能给人扣上滥用抗生素的帽子。但是妈妈真的想不明白,通过什么能确定宝宝已经细菌感染,到非用进口抗生素不可,就是单因为血象高?新闻里不也经常播放,滥用抗生素最终将导致人们对那些耐药的细菌及微生物会有束手无策的时候,将是人类的悲哀。宝宝才刚刚一周五个月,多少次的呕吐、发烧,这种用法什么时候是个头?要怪只能怪妈妈大意,看着单子拿药,到家看说明才知道是抗生素。
用抗生素杀死不知是不是真实存在的细菌?抗生素的使用刺激宝宝娇嫩的肠胃,菌群失调了,继续用其他药调理?那宝宝还得再有多少日子,腹胀、腹痛、恶心、无食欲?做妈妈的了解宝宝的情况,但妈妈不是专业的医务人员,也担心有其他的急症,比如肠套叠。既然排除了,妈妈也安心些。如果能听到“应该没什么事儿,孩子的肠胃紊乱,这阵儿一定注意饮食,补充水份,如果有类似脱水症状赶紧过来”,但是这几句话,一般医生是不会说不出口的,说一个人有病容易,说没事儿难,不光得水平高,也面临的太多的职业风险。用好药、多用药、用药预防、早些见效,才是医生的行医准则?妈妈不这么认为,妈妈要为你的长远考虑,不能只看眼前。
护理小结:
日常照顾:
1.水果的吃法要科学
香蕉有利于消化和通便,但空腹吃,胃肠内几乎没有可供消化的食物,会加快肠胃运动对肠胃不利。而且第一根香蕉一定要先自己吃,事后我才发现给豆豆吃的香蕉,皮是黄的但内瓤里还硬,可能是没熟透的外皮放黄了,但果肉还没熟透,孩子还不懂,美美的全吃了,这也许是这次呕吐的诱因。平时都是午睡后过一个多小时才吃,那天真是脑子短路了。
西红柿、菠萝、牛奶、酸奶类的也不能空腹吃,饭后吃水果最好相隔半个小时以上。
2.有积食的迹象早些给孩子消食
这之前豆豆有便秘、手热、嗓子呼噜的症状,多吃水果和蔬菜便秘好转,但手热和嗓子呼噜没好,那会儿要消食,可能也不会上吐下泻。
3.注意孩子睡姿的变化
晚上睡觉不安稳,突然喜趴睡,有可能是孩子的肚子已经不舒服,或是受凉,或是有其他病症。可以把自己的两手搓热,用手掌心捂孩子的肚脐。
4.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就在呕吐前几天,豆豆吃的比较多,有一次不是我叫停把一个馒头都得吃完。平时要注意孩子的食量,吃少些关系还不大,孩子也不舍得饿着自己,这顿吃少,下顿可能就补回来了。吃多了,肠胃的负担重,太容易积食了。
春天天气不太稳定,总是担心豆豆着凉,出门穿的多了些,出汗不少,有点受热,嗓子呼噜。
吃七分饱,穿七分暖,更有利于宝宝健康。
病中护理:
1.保持孩子的心情愉快,避免哭闹为大前提
不违反大原则的前提下,这几天按孩子的意愿办事,让孩子心情愉快,避免哭闹,对减轻呕吐的症状一定有帮助。哭闹只能加重呕吐。
2.按照孩子的当时的食欲和喜好饮食,少量多餐
食物宜清淡,以蒸煮的软食为主。孩子有食欲的时候吃,如果孩子推开碗或是表现出不想吃,不能强迫。那就再等等,等孩子想吃的时候再进食,强迫只能加速呕吐。
呕吐和起床后,先给孩子喝些水,等肠胃适当休息后,再进食。
进食要控制量,孩子刚开始有了胃口会感觉饿,一定帮他控制进食的量和速度。
这几天,主要给豆豆吃小米粥和馒头,粥里会放些胡萝卜丁当做菜吃,豆豆没胃口吃炒菜。
3.不强行喂药
呕吐和发烧不同,强行喂药只要退烧就好。呕吐最重要是止吐,让孩子食入的能多留存些,保证身体必须的供给,强行喂药可能会直接引起呕吐。
那些进口的药,豆豆只吃过两次,第一次哄着吃了,第二次吃后吐了,可能是药的味道吃着反胃。第三次开始豆豆就开始推开药并且扭转头,想了很多办法也不吃,那就作罢。做的最坏的打算是,没有好转就去补液。
4.补充水份,预防脱水
时常拿来杯子提醒孩子喝水,每次喝的量不要太多。
5.母乳时,坐姿横抱
豆豆有两次躺着吃母乳,两次都有呕吐,改为坐姿时有减轻。抱孩子和卧床时,永远保持头部的高度。
6.保证睡眠充足,但不能过度
孩子不舒服睡觉会稍多些,长时间昏睡,食欲更差,水份和食物都不能足够的补充,即使呕吐恢复后改善孩子身体无力的状况需要更多的时间,不利于恢复。睡眠充足后,就找些孩子有兴趣的事情做,心情好,活动时也会促进消化增加食欲。
豆豆周一周二几乎都是在妈妈的肩上过的;周三精神好转,开始看书,跟妈妈学小动物的叫声;周四、周五就自己在地上玩儿,堆积木、来回的溜达找玩具;周六豆豆情绪很好,就可以带他去外面玩儿了。
7.慎重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不是普通的消炎药,对孩子的伤害大,如果不是必须使用,弊一定是大于利的。医生开处方后一定咨询下药物的作用,如有抗生素,先询问是不是可以先服用其他药物观察,无好转再使用抗生素。这次我稀里马虎的拿药回家,看说明书的时候才清楚是抗生素,不过只给豆豆吃过两次,不知那五十元的七天有效期的进口抗生素给宝宝的影响是什么。
8.不迷信医院
宝宝不舒服,闹个小病,去社区服务站或是擅长儿科的私人诊所都是不错的选择。到医院,可能会是宝宝和金钱的双重遭罪。
今天路过一家诊所,门前排了好多抱着孩子的父母,里面坐着位擅长儿科的老医生。据这些家长讲,给孩子瞧病很准,善用针灸,见效快。有好多其他区的父母慕名带孩子过来看病;还有些孩子去医院折腾多少次不见好,找到这位医生配些药恢复挺快。配药是按次装包,根据病症不同备两三天的量,一般看一次,配十几块钱的药就能恢复。用药有效、实惠且不需要整瓶取药,放着过期。
9.妈妈有足够的耐心
宝宝不舒服,坏情绪自然比平时更多,多些耐心,给孩子制造愉快的气氛,帮孩子早点恢复平静。如果没有精力做这么多,就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安静的陪着孩子。
孩子平静的时候,可以由上至下给宝宝的肚子和背部做个按摩,缓解孩子的病痛。
给孩子足够的恢复时间,情况没有特殊的变化,不用一次次带孩子到医院,肠胃一定是需要时间养的。
10.细心观察宝宝病情变化,随诊
呕吐和腹泻,最担心的就是脱水,随时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无好转且有恶化的迹象,去咨询医生,或许需要补液预防脱水。
可喜的现状:
1.尿量增加,不呈黄色
2.食欲转好
3.打嗝时不会引起呕吐
4.肚子里咕噜声变少了
5.孩子的精神好转,爱玩了,脸上也有了笑容
6.便便不再是糖稀样,恢复正常
愿豆豆早些恢复原样,活蹦乱跳!同时也祝宝宝们健康快乐!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3EN00SIGG.gif
医院,不想和您说再见,道声Byebye!
以上是豆妈的个人护理记录,豆妈不是医务工作者并且每个宝宝都有不同的特性,以上仅供各位参考!

-
0(0%)
-
0(0%)
-
0(0%)
-
0(0%)
-
0(0%)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