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观感---灰色社会,难得糊涂
(2009-12-06 17:22:03)
标签:
蜗居情感 |
分类: 杂文感悟 |
本来不想看的,可最近沸沸扬扬到处在讨论,既然说是个社会话题,咱不能一直呆在井底,还是探出脑袋喵一眼吧,好歹有资格说知道是怎么回事。
本来不想写些什么的,可毕竟还是有些感慨,也就从别人观点里转载了些我认同的。
•
• 在沉重的生活面前,说“爱”或者仅仅是只说“爱”,都那么肤浅而不得要领。
• 城市的悲歌,这曲《蜗居》实在写实。也实在冷酷。我们看见了人生鲜血淋漓的真面目。如果说爱,它也解剖了“爱的真面”。小贝是爱吗?纯情如水。不过他却如玻璃瓶,单薄而易碎。宋对其妻,是爱吗?对海藻是爱吗?如果不是?那么你为何如此感动??海萍对苏是爱吗?那么抱怨和不平从何而来,如果换成有一个宋一般深情的追求者,她会不离开苏吗?我们的人性里这灰色远比书本和道德标准上那些黑白来得多。无论是去指责任何一种生活,其实都是没有真正经历者的隔岸观火。说得轻巧而已。蜗居里的灰色就如我们的社会一样,看不太清。这就是为何母亲和姐姐几乎都接受了海藻的生活一样。黑白那是书本上教三岁小孩的。而灰色才是成年人世界里的主要构成。
• 黑幕,压榨,欺骗,勾结……在这个时代,能赚大钱的有几个钱是干净的,那些被漂白的银子下面,有多少压榨出来的血汗?他们就比二奶高尚多少?身体为何不能作为一种资本?我绝不鼓励人们去做情人,但是,没有人天生下来就想做情人。若生活所迫,又有姿色可以去做情人,也应该尊重人家的选择。没有肮脏的行为,只有肮脏的初衷。郭海藻的初衷还真不怎么肮脏。
•
•
•
• 我真的很难同情小贝,尽管他专情年轻尽力想把日子往好里过,但是,他真的与海藻不是一路人。爱情是什么?不是在没钱的时候,为她买一个哈根达斯;也不是在吃饭的时候,给她多夹的那筷头上的几片肉,这些,对吃过苦的海藻来说,可以没有。甚至住在租的房子里海藻也可以没有怨言。 但是,海藻必须要有安全感,和他在一起的安全感。这样的安全感包括能够实现她的梦想,能够给予她亲人最大的帮助。
• 我一直以为,一个人爱一个人,一定包括爱她的亲人,只有这样的爱才是全部的给予,如果在她的家人需要帮助,而抽身而退时,怎么可能让他的女人有安全感呢? 不要说小贝专情,比宋思明干净,那只是因为他年轻而已。小贝最后的出路无非两条:不成功,变成苏淳那样,为了一套房子活得不如一条狗自在;成功了,宋思明那样,海藻成为小贝老了陪的那根拐杖,他不离婚,但有更刺激的爱情等着他。这部剧告诉女人,不能为了爱情不能为了男人而活着,那些都是靠不住的。先把自己弄好吧,只有在心理上经济上独立起来,才不会轻易被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