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吕叔湘论语文教学》读书笔记

(2007-09-06 00:57:42)
标签:

教育杂谈

分类: 西林教育随笔杂谈
 

     《吕叔湘论语文教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读书笔记
  早知道有这本书了,里面的几篇文章也在别的书里读过,只是这几日才读了大部分内容。
  我这次看的主要是第一部分“论文“中的语文教学和拼音语言教学部分,语法部分没有看。第二部分是文章评改,因在别的地方大部分看过,也没看这部分。


  有体会和想法的地方:
  1、第3页“凡是经常钻研一种事物的人,很容易就事论事,把注意力局限在许多具体问题上。如果能够稍微那出点时间来,站远些,站高些,对所钻研的事物的整体作一鸟瞰,包括它的背景和前景,一定能够获得对那个事物的更通达的理解,能够按照实际的、长期的而不是表面的、短期的需要安排自己钻研的力量。”(1985年)
  相类似的话早在1963年就说过,只是没这次透彻--在第44页就我觉得每逢在种种具体问题上遇到困难,长期不得解决的时候,如果能够退一步在根本问题上重新思索一番,往往会使头脑更加清醒,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2、第4页:“学习和使用语言文字中出现的问题……一半是由于语文教学--其中自然也包括说话教学和普通话教学--效率差,教得不认真,学得不认真,教得不得法,学得不得法,可以还有一半是由于语文本身存在一些特殊的情况。” 是呀,小学语文学习花费的时间多,工夫大,是由于汉字难学,看见字形读不出字音,笔画多,字数多,形音义之间很多交叉关系容易搞错。所以得一个个学读写用。一般的资料都说,只有我国的中小学数学难度比美国大两三个年级。语文就不能比了,小学到高年级才能开始读课外书,汉字的读和拼写滞后于语言的发展,不像英语只有26个字母,拼读容易,中国学生和学生能自由读写的年龄开始的晚。“识字教学是小学一入学就遇到的最重要的问题,如何使学生识字是个大问题,我国用汉字,识字问题很大。用拼音文字的国家儿童学文字就容易些”(第38页)
   所以吕先生提到借助汉语拼音,他在60年代初提出分两步走,一是拼音,用拼音读,用拼音写,二是按汉字本身的规律来学习汉字(汉字排队)到一定时期之后再把两者合拢。等到80年代黑龙江的拼音识字实验出现好的效果后,吕先生说“现在的作法,一起头就互相配合,通过阅读注音读物带动学汉字。”(第237页)

   3、理解三个面向:第14页 --17页,什么是现代化?简单点说就是高效率。面向世界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语言文字要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面向未来就是要更进一步现代化,更进一步国际化。
    4第17页 “青年朋友们,未来是属于你们的。你们继承了一份语文遗产,它既有很多优点,也有不少缺点,。怎么样发扬他的优点,克服它的缺点,就有赖于你们的努力了”
  5、第37页,学语言可分几个阶段,(1)学前阶段,(2)小学初中阶段,(3)十五六岁以后。学前阶段主要是学习口语,第二阶段主要是学习书面语,第三阶段是提高阶段。”
  语音、语法、语汇学习和掌握的情况不同,人的语音没有多大个人的差别,语法有一些个人的差别,但是基本相同,“在语汇方面,个人差别可以很大,数量和质量都是如此。”
   6、讲为练服务,不能说是练为讲服务(第54页)
   7、批改作文,“我主张挑那么几篇,有写得好的,有中等的,有写得差的,有代表性的作文,挑几篇精批细改,其余的大致看一看,把主要的问题给他写那么两三句在那里就算了。”把精批细改的文章在课堂上评讲,先念一段,然后说我是怎么该的,如有条件,把原来的作文油印出来,每个学生拿一份,听老师讲他的毛病在什么地方。
  8、语文考试怎么叫做“超大纲”很难说。
  9、选文问题,提到《儿女英雄传》里的第38回安学海逛庙可以入选,理由是内容一般而语言优美。
  10 第113页:“〈国文百八课)每课为一个单元,有一定的目标,内含文话,文选、文法或修辞、习问四项,各项打成一片。其中文话是编排的纲领,文选配合文话,文法修辞又取材于文选,这样就不但是让每一课成为一个单元,并且让全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11、〈国文百八课)用九课的篇幅讲记述和叙述,讲快慢,讲观点的一致与移动。 不知道“快慢”是什么含义,是叙述事情的节奏吗?这和详略有联系,可以做些研究。
  12,第118页,编教材有三难,讲多少,讲什么,怎么讲。第一点很有见解,是从教学实际出发考虑的。一般的,都是有5W 有what which  ,where,when ,why ,这里就多出了个 how many(how much) 
  12、第139页 语文教师要有才 学 识。掌握教学方法并且能够运用自如,算是有识。学,是对本门学科有比较全面的知识.才 ,是指口才和笔才。
  13、第228页,说,只抓书面作业,不从口语训练入手,口语训练在语文教学上的价值没有重视,只在两星期一次的作文课上才要求他立意谋篇,字斟句酌,那就是一暴十寒,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怎么精批细该也不容易提高作文的水平。要用口头作业来代替一部分书面作业。口语训练和写作训练的密切关系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14 在小学高年级汉语拼音出现“回生”问题。拼音这这个拐棍不能丢。
  15、作者在第172页提到对语法图解的用途及其局限性。说,图解是语法分析的一种表示法,它不是分析本身,是分析决定画法,不是画法决定分析。语法分析是说明语法用例的工具,而图解又是语法分析的工具。
   提到语法研究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语法结构(组织)的研究,另一方面是某些语句格式以及各种语法成分(虚词)的用例研究。

     针对图解的眼花缭乱作者提出了“分段提行”的句子结构层次表示法。很是高明!例子有:
  (状)根据西方的经验
  ( )要发现科学上的重大新概念
      和
      发现惊人的新技术
  ( )通常要靠(智力非凡
          热衷于思考新概念
          而且精神奔放不羁
          乐于向传统观念造反的0个人来完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