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教师意识与精神
(2017-06-01 07:53:41)
标签:
杂谈 |
分类: 言论转摘 |
原文地址:考前十天的师生备考策略作者:教育行者董学发
考前十天的师生备考策略
距离高考还有一周的时间,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讲,调整心态,注意细节,才是最重要的。
在这余下的十来天内怎样备考才最有效,要做好科学安排,还要做到以下五点。
科学安排
最后关头不能松懈,复习时将自己置身于考试场景之下,这是需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但为了在参加考试时有充沛的精力,就要养精蓄锐,因而科学安排就显得十分重要。科学安排,就是不打疲劳战,不开夜车,不暴学暴嬉,注意劳逸结合,这样就能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高速运转的大脑。
一、要合理作息
尽量按平时的作息时间进行,当然,平时由于备战高考,时间抓得比较紧,考前一周,可以稍微宽松一点,建议起床稍迟半小时,睡觉可以稍早半小时。
二、要合理饮食
三餐尽量与平时一样,没有必要在这几天特别加强营养,只要食欲好就行。因为6月初,算是夏季了,特别要注意饮食卫生,尽量吃新鲜清淡食物,防止出现肠胃疾病,影响身体和情绪。
三、要适当娱乐
同学们要尽量抽出一点时间参加适量的文体活动,比如散散步、打打乒乓球、跳一会儿绳、做做操;又如听听音乐、看看电视或消遣性的书报画报、读读唐诗宋词之类,皆以轻松明快为宜。不做过激的运动,不宜听疯狂劲曲,不宜看武打片之类的电视节目,最好不要上网。
做到以下五点:
1 常态备考。
2 陪伴备考
3 增分备考
4 回扣备考
5 全程备考
考前三天定心八事
高考前三天调整心态是最重要的。那么怎样调整心态呢?调整心态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专门去调整心态,调整心态是通过考生的具体心理活动与行为来进行的。
高考前三天考生就以准备高考的生活为基准进行心理调整。
我曾经总结了考试调整心态的16字决:强化信心,优化情绪,进入状态,充分发挥。考前三天调整心态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强化信心,优化情绪,进入状态,充分发挥。通过几年的高考研究,我认为考前三天良好心态是可以通过下面八个方面来调整的。
1.首先生活程序化
临考前三天为了使自己的心理和生理进入考试状态,使自己的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节律化,就应该严格地按照自己的作息时间来度过每一天。每个考生的具体情况不一样,起居的时间也不能完全统一,但大体上考生应在早上6点到6点半起床,在晚上11点到11:30点之间睡觉为好。考生的起居、饮食、娱乐、运动、学习都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这对保持良好的生物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为了确保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行事,我建议考生写出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表,几点到几点做什么都写的清清楚楚,并且严格地按照这个时间表去生活。当然,在时间安排上要留有余地,不要满打满算,这样,就能确保生活作息时间表的实现,也就是说,确保能保持一个良好的生理节律与心理节律的状杰。
有的考生认为,高考还有几天了,用不着什么作息时间表督促自己,想做什么做什么。其实那样不仅破坏了生物钟节律,而且不易使人进入考试状态,也有可能使考生忙忙碌碌或者闲得无事可做,这些都不利于情绪的稳定。只有生活程序化,使人有条不紊地学习、生活才对考生稳定情绪、平和心态和保持考试更有益处和意义。
2.要会复习
高考前三天还是要复习的,复习的首要目的就是巩固知识,巩固最基础最基本的知识,知识巩固了,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心情自然会好。复习的第二个目的是通过复习使自己进入考试状态。
有的考生认为,考试前三天应该彻底休息,彻底放松,大玩一场,开心开心。其实,那种做法并不好,彻底休息使生物节律发生变化,不易使考生进入考试状态,彻底休息不如练练手,热热身,找找考试感觉。因此,考试前三天还要复习,那么怎么复习呢?要严格按照高考时间学习与复习。即上午9点至11点半复习语文和综合,下午3点至5点复习数学和外语,复习的内容每科最基砒最基本的知识,这个时候就不要做新卷子了,也不要学新东西了。能把高考试卷中的容易题、中等题的分数都拿到手就达到了起码的成功。所以,考前只要巩固最基础最基本的知识就可以了,而且复习基础知识还能使考生增强考试的信心,稳定考试的情绪。
3.会睡觉
为了保持考生睡眠的生理节律,建议考生前三天每天晚上在11点到11:
30点之间睡觉为好,不要过早睡,过早睡眠效果不好,也不要过晚,一两点睡也不好。而且考前三天如果考生睡觉时一时难以进入睡眠状态,要顺其自然,不要过多地考虑睡不好怎么办,越想越睡不好,越睡不好越是情绪焦虑,造成失眠与焦虑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对考生是极为不利的。
4.要会运动
考试前三天考生每天都要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地做些还动,并且为了确保学习效率,考生还要适当考生在考前三天不要做剧烈运动,例如,参加球类比赛等。因为这样大运动量的活动会造成体力消耗过大,产生身体疲劳,从而影响考生的精力,形成疲乏的状态,继而影响情绪的紧张度,使人操不起精神来,无精打采,这对考试状态的进入是极为不利的。
剧烈的运动有时还会使考生的肌肉拉伤或出现运动小事故,事故本身对考生心态就有影响,常常有些考生在炎热的夏日里进行激烈的球类比赛,结果有的出现头晕,甚至出现中暑症状,这就破坏了考前的良好心态。因此,建议考生考前三天可在可以在室外练练俯卧撑,跳跳绳,打打羽毛球,快步走走等。适当地运动可以消除疲关,保持精力,稳定情绪,增强信心。
5.要会娱乐
考前三天考生不要看强烈刺激的电视节目,特别是武打片。在6月7日晚上坚决不能看有强烈刺激性的电视节目,因为强烈刺激性的节目容易在考生的大脑皮层中形成优势兴奋灶,这个优势兴奋灶可能会在高考期间在大脑皮层中扩散。有的考生说,怎么搞的,突然大脑中出现武打片的镜头,那就是优势兴奋灶,那就是强烈刺激性电视节目形成的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灶扩散的结果。出现这种情况考生常常会感觉倒霉,使情绪上受刺激,结果影响考试。
考生在考前三天可以看看轻松的电视节目,如相声、小品、马戏等节目,也可以听听自己喜欢听的音乐。考生看看、听听轻松的文艺节目可以帮助考生消除生理疲劳与心理疫劳,焕发起欢快的情绪,有助于让考生的心态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同时,对消除考生考前的心理过分紧张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6.练练手,找找感觉
在6月4日、5日、6日三天,有的考生见缝插针,急急忙忙做那些以前没做过的试卷,这肯定会遇到难题不会做,结果心情浮躁,使自己的信心受挫。
考生考前三天真正要做的是: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做那些已经做过的试卷,目的是一做就会,一看就有信心,这样有助于强化考生的信心,有助于稳定考生的情绪。尤其要做做一模的试卷、二模的试卷,因为这些试卷质量都很好,自己的缺点在上面暴露无疑,使自己高考时有所注意,而且这样做能使考生练练手,热热身,找找感觉,能使考生在真正考试时马上进入考试状态,提高答卷效率,从而提高高考成绩。
7.要亲手做考试中的物质准备
考生要在考试前三天之内把考试要用的准考证、笔、小刀、橡皮等考场必备品自己动手做好准备,千万不要依赖家长,家长也一定要注意不要为孩子准备这些东西,但家长可以提醒孩子做好考试中的物质准备。每年都有一些家长亲自为孩子准备考试中的物品,给果住住会遗漏某些东西,因为家长毕竟不十分了解考试中具体要使用什么东西。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一是把需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二是用起来得心应手,三是心里放心。考生要在考前三天之内到自己准备考试的考场去看看,了解了解周围的环境,拟定好自己去考场的路线和使用的交通工具。一般来说,如果离考场较近,例如,15分钟之内可以步行到考场,我建议考生还是步行去这样通过早晨的步行走动,挺胸抬头,奔向考场,一方面可以增强自己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确保准时或提前到达考场。如果考生家离考场较远要骑自行车或是乘坐公共汽车去考场,要预定好发生交通拥挤的预案,预案要切实可行,确保能按时到达考场。
考生在考前三天要注意听天气预报,特别是考试期间的天气预报,做好必要的、应对天气变化的物质准备,如果有雨就要备好伞,如果气温太高就备好防暑用品。
考生在考前三天就应开始做好考试的物质准备,不要在6日晚上再去做准备,有时候某种东西出现问题会来不及,例如,橡皮不太好用心里就着急,出去买商店己经关门了,铅笔也不行了,心里又会着急,造成心理上的仓促感、慌张感,这可能就会影响当晚的睡眠。
6月4日开始就要对考试用品进行检查,例如,铅笔要用标准的,高考规定的铅笔,严防假冒铅笔。这些事情都要想得周到一些,以万一情况的出现。
8.要掌握调整心态的技巧
为了使6另4日到6日考生保持良好的心态,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随地运用各种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心态调整。其实有很多简便易行的调整方法,例如,深呼吸,缓慢有节奏地吸气,停一两秒钟再缓慢有节奏地呼气。例如,走路挺胸抬头,步伐竖强有力,速度比平时快1/4。再例如,考生面带微笑,最好对着镜子练习微笑。这些简便易行的调整方法都有利于防止和克服考生不良的心态,促进考生保持良好的心态。
高三教师意识与精神
育人成才的责任意识,敢抓善管的实干精神。
甘为人梯的奉献意识,团结苦干的拼搏精神。
科学高效的教学意识,严谨细致的治学精神。
高三学生意识与精神
阳光自信的进取意识,永不言弃的执着精神。
时不我待的时间意识,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自控律己的习惯意识,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
1、年级整体意识。努力减少内耗,追求合力最大,促进教师在竞争中合作-----打好班级团体战和学科团体战。
2、高考研究意识。避免盲目性,增强针对性。将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尽量减少做无用功。
3、备考实践意识。保证适量考试,做好学考结合。
4、学法指导意识。让学生时时有导航,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
5、心理辅导意识。针对学生思想或心理问题及时疏导,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锤炼意志品质,以便在高考中充分发挥个人潜能。
6、危机忧患意识。时间紧张,计划性要强,落实要到位。
7、服务高考意识。一切以高三为中心,一切为高三服务。
前一篇:读书的后天伟力可以化普通为神奇
后一篇:允许你不优秀,但不允许你没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