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些中学生的心路历程

(2015-10-04 07:59:29)
标签:

育儿

教育

杂谈

分类: 言论转摘

一些一年级中学生的心路历程
1.入学前,信心十足
无论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在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都是信心十足。相信自己与优秀有缘,相信只有进入初中或者高中,一定能够好好把握自己,不管学习有多么困难,不管学业有多么繁重,不管家长有怎样的顾虑,自己能够顶得住。此时坚信进入初中或者是高中可以使自己快速提高学习成绩,走向优秀!
2.入学一个月,有点意外
此时会发现初中或高中的学习并不像当初所想象的那样,要取得优异的成绩还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学习和生活上出现了一些不适应,但是心中仍充满希望,甚至坚信不疑地认为自己有把握把生活调理好,把学习成绩提上去,把与同学、与老师的关系搞好。困难是暂时的,只要自己熟悉了初中或高中的生活、学习情况,是可以把把这些都做好的。
3.期中考试,困难重重
进入初中或高中阶段的第一次期中考试是中学生求学道路上的一道,由于对初中或高中的生活、学习,对初中或高中的课程设置,对初中或高中的教法、学法了解不足;由于文化课学习不像想象的那么轻松,由于初中或高中的生活、学习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由于学习成绩与预期出现较大的差别,此时也许会觉得自己可能存在一些方法上的问题,也许有的同学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但仍徘徊在有能力学好和努力也很难学好的边缘上,在家长和老师的干扰下,在一些同学的影响下,很多同学虽然知道困难重重,仍咬牙坚持;但也有些同学开始出现不想学的想法,更有意志不坚定的同学甚至缴械投降。
4.期末考试,后悔迷茫
此时无论是成绩有所进步还是成绩继续下滑,这些同学心中都会有后悔自己在生活或学习方面所作出的选择的想法。成绩有所进步的同学有些在想,期中考试之后我付出了那么多,学习成绩怎么只进步这么一点点;学习成绩继续下滑的同学想,和期中考试之前相比,不论听课还是作业我都比以前认真多了,没有功劳也应该有苦劳呀,怎么这成绩不仅没有提高还反而下降了呢?更有甚者,认为自己不适合初中或高中的学习,极端者还可能把原因归结到家长、老师和同学身上,心中充满焦虑。
针对存在以上心路历程的学生,陈老师告诉你:初中不同于小学,高中不同于初中。初中不能像小学一样玩中学,高中也不同于初中学中玩。进入一个新层次的学段,千万不要玩学业,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学段的课程要求和学习方法,最好不要盲目地按上一个学段的感觉去做,而是首先向老师请教该学段的知识特点、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找准这个学段的方向。如果看不清学习的方向,就应该尽早放弃上一个学段不适合该学段的东西,按照老师的要求找到适合该学段学习的方法、态度。天道酬勤,我相信真心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
      原创作品: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公众号:追梦高中陈老师
微信号:chenguanghua63449
新浪博客:学习哪有这么难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5124754837

 

 

 

 

慢工出巧匠,慢学出大师
齐白石老先生说过:“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这“似与不似之间”的把握需要慢慢品味才能得到,“快”,急功近利是绝对做不到“似与不似之间”的。齐白石老先生自己的经历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齐白石画画的资质并不优秀,开始学画时已经20多岁,但他靠“慢学习”却成了一代大师。齐白石年轻时因生活所迫不得不去跟人学做木匠,没有多少时间画画。可是,每天无论回来得多晚、多累,他都要点亮油灯,伏案画一个小时。就是在走村串户为别人做木工活的时候,他的工具箱里也时刻装着笔墨纸砚,在休息的短暂时间里他都会找一个地方练习画画。他为了画画,特地花钱买了几只虾,每天早晨的时候他都会仔细的观察这些虾,然后白天的时候在心里琢磨,有空的时候就试着把脑海中的虾画出来。由于坚持对虾的慢慢琢磨,他把虾画出了神韵。
达芬奇是意大利最杰出的画家,他画的《蒙娜丽莎》以其神秘的微笑倾倒了无数世人。他能有如此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与他小时候一次上绘画课学画蛋分不开的。达·芬奇在很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画画,于是父亲就把他送到欧洲的艺术中心佛罗伦萨,拜著名的画家和雕塑家费罗基俄为师。费罗基俄是个非常严格的老师,学习的第一天,他让达·芬奇画蛋。让他横着画,竖着画,正面画,反面画。达·芬奇画了一天就厌倦了,但是老师却一直让他画蛋,画了一天又一天。达·芬奇想:画蛋有什么技巧呢?于是向老师提出了疑问。费罗基俄回答说:“要做一个伟大的画家,就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画蛋就是锻炼你的基本功啊。你看,1000个蛋中没有两个蛋是完全一样的。同一个蛋,从不同的角度看,它的形态也不一样。通过画蛋,你就能提高你的观察能力,就能发现每个蛋之间的微小的差别,就能锻炼你的手眼的协调,做到得心应手。”
达·芬奇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从此他更加认真地学习画蛋,天天对着蛋画,努力将各种绘画技巧融于其中。 3年以后,达·芬奇的手仿佛有了感觉,想画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像什么。
学习也是这个道理,对所学的知识要慢慢思考,多角度思考,才能真正感悟知识的本质。
在实际的学习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自己取得优秀的成绩。这种想法人人皆有,但如果我们急于求成,便“欲速则不达”事与愿违了。
尽管近几年已经有很多人呼吁“慢学习”,很多学生也确实希望从“题海”中解放了出来,但很多学生的学习仍然走不出“快学习”的怪圈。急于赶作业,留给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几乎没有。其结果,每天被一个一个“问题”牵着鼻子走,“快”写作业,“快”背课文,“快”刷试题,没有自己主动思考的时间。长期这样,一些同学对知识的理解很肤浅。学习成了方便食品,来不及慢慢品尝,不知道食品的滋味,吸收不到合理的营养。怎么办?慢下来,慢慢品味知识。请记住:”慢”其实是一种效率。
快和慢是矛盾的两方面,是对立的统一。慢之力,在于目标如一,锲而不舍,滴水穿石,铁杵磨针;在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慢工出巧匠,慢工出细活”。清醒的慢是审时度势,顺理成章,众皆狂热躁进,你能清醒头脑,慢下来,便能独树一帜;众皆追名逐利,你能守住心灵,慢下来,便有独到的风采。“慢”能把不定的思绪、焦虑的心情、复杂的生活,繁杂的知识梳理出头绪。梳理好了再出发,清醒的慢,往往是快的起点。
老舍的写文章的诀窍之一就是“慢慢写”。舒立回忆,老舍的“慢慢写”包含两个步骤:一是落笔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打腹稿”,深思熟虑、构思妥当后才动笔;二是落笔时斟酌再三,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要仔细推敲。为了“慢”,他特地选择使用毛笔或蘸水笔写字,这样在写字时必须屡屡中断、频频蘸墨水才行。另外在字体上选择魏碑体,这种字的特点就是必须一笔一划地写,写得十分工整,很难写得快。由于这样“慢慢”地写,一天只写一两千字,但成功率几乎为百分之百,一遍就行,无需修改。他的手稿篇篇都是那样的整洁、干净,堪称艺术品。
快、慢都有一个“竖心旁”,都与心有关。快,忙的不仅是身,还有心;慢,修炼的不仅有身,也有心。 学习不能速成,要有过程,再快也不可能一天把所有知识都学完,要一点一点慢慢学。

 

 

 

致高一新同学

记得有一年开学之前,有个即将进入高一的学生问我:“陈老师,听说高中很恐怖!有人说‘高中’就像‘文明监狱’,高中老师是‘地狱魔鬼’,高中学生是‘学习的疯子’。学习竞争到残酷的程度,同学之间勾心斗角,人际关系非常复杂。这是真的吗?”

我回答他说:高中学校管理严格,行为规范订的很细,目的是通过规范约束学生某些行为,保证高中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高中不是“文明监狱”而是“求知天堂”;高中老师要求严格,不是所有问题都代替你做,而是要求你自己思考、独立完成,因此,高中老师不是“地狱魔鬼”而是“人生导师”;高中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高中的学习确实很累,但高中生不是“学习的疯子”,高中生活丰富多彩,“我的学习我做主,我的活动我做主”,确切地说高中生更像“未来开拓者”;高中虽然竞争激烈,但同学之间没有勾心斗角,更多的合作学习,相互帮助,我的一位学生在回忆高中生活时写道:“难忘纯真的同学,真诚优异久长。运动场上,追逐嬉戏,满头热汗,气喘吁吁;新年献歌,婉转激扬,心情放飞”。其实,很多真诚的友谊都是在高中建立的,很多铁哥们都是在高中结下的。

首先祝贺你已经或即将完成高一开学前的军训,你现在已经是一名真正的高一的学生了。这时候的你,肯定很想知道关于高中特别是高一更多的一些情况,很想听听高一“过来人”的高一感受吧!下面我们一块来看看一个高一同学写的一篇关于高一学习和生活的文章。

    弹指一瞬间,我,一个曾经还在吮吸手指的孩童,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进入了高中,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一个个陌生的声音,组成我们的集体,尽管都还很单纯,很幼稚。或许是对新生活的一种恐慌吧!我总是无语,不知如何去开口和别人说话,放学之后,总是逃跑似地奔向宿舍,逃避着,逃避着与别人见面。但我知道我逃不掉,即使难以忍受也得撑下去。

    宿舍,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它让我想到了家人,就觉得自己很孤独,宿舍似乎是一个小小的牢笼,把我和外界隔离了起来;但相对于教室,宿舍似乎又使我放松了许多,至少我还有一片小天地,尽管还有三个舍友。

    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也才会想到以前,父母的唠叨不再使我烦恼,相反使我感到一丝丝的温暖与安慰,有时候突然想哭,但是又不会掉泪。有时想哭,一方面后悔自己从前没有珍惜;另一方面觉得很委屈,很感动。但我又不会哭,因为我是男生,至少在我看来,男生不该流泪,不管在任何时候。

    我的生活虽然平淡如水,但是平静中也有波浪。有时候觉得压力很大,迫使自己去学习,神经因此变得异常兴奋,嘲笑自己为什么要逃避,为什么总是不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而是放在一些乌七八糟的事上,但是兴奋之后,就又开始平庸,似乎是在混一般。

    经常反思自己,为什么这样矛盾,这样狼狈,告诫自己要怎样做,但是没有什么作用,这似乎由不得我,我无法控制自己。

    通过读这个同学的文章,我有一种感觉。就是这个同学身体进入高中,而心没有完全进入高中。

    人要进入高一,心一定要随着进入高一。无论做什么,当你的身体到达时,心也要跟着到,不要像没魂的躯体一样,人到心不到。 但我们现在很多人却做不到“身在哪里,心就在哪里”。因为我们周边环境各种各样的干扰很多,我们眼前要去应付的太多了。在这个时候,我们只能用自身的修养和智慧去面对眼前的一切。人生就是这样,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为自己活着,内心怀揣个人对事业和梦想的追求,身心合一,用心做事,终会走向成功。

    为什么呢?下面的故事也许会给你一些启发。

    有一位老和尚在一天清晨,听到阵阵悠扬的撞钟声音,不由的特别专注地竖耳聆听,待钟声一停,他就忍不住问身边的侍者:“早晨是谁敲的钟?”

    侍者回答:“是个新来的沙弥”。

    于是老和尚就让侍者把敲钟的新来的沙弥叫过来。问新来的沙弥:“今天早晨你是用什么样的心情敲的钟呢?”

    新来的沙弥不知道老和尚为什么问他,便回答:“没有什么心情,只是敲钟而敲钟。”

    老和尚问道:“不会吧?你在敲钟时,心里一定想着什么。因为我听到今天的钟声,是非常高贵响亮的声音,那是真心诚意的人才能敲出的声音”。

小沙弥想了想说:“其实没有想别的,只是我尚未出家时,家师时常告诫我,敲钟的时候应该想到钟就是佛,必须敬钟如佛,要用如入定的禅心和礼拜之心来司钟”。

老和尚听了非常满意,再三提醒道:“以后处理其他事物时,千万不要忘记保持今天的敲钟的心态”。

    小沙弥为什么能敲好钟?因为他真正地在为敲钟而敲钟,身到心也到了,而且懂得“敬钟如佛”的道理,心中充满对佛的诚敬,自然会用心负责的。真心诚意地敲钟,效果当然好。

作为高中生,不但面临着学业中最关键的高中三年,同时也即将面临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转变——由家庭步入社会。也许同学们已通过各类媒体了解了社会的一部分,但很多同学仍然会有一些焦虑和困惑。

你已经开始了高中的生活,应该充满对高中的诚敬,用心负责的对待高中的学习、高中的同学和高中的老师。真心诚意地对待高中生活的每一件事,做好每一件事,成就高中学习,铸就高中生活的辉煌。

    昨天看了我们学校高一的孩子们,他们虽然到学校只有6天,但却已经像真正的高中生了!他们自己把体检活动组织的井然有序,把领书、发书安排的有条有理,没有轮到体检和领书的班级在教室进行的活动也是有声有色。新高一的同学们,你们太棒了!外国语学校的老师们祝你们身体健康,潮气蓬勃;经过三年的高中学习不仅成就优异的学业,而且铸就完美的人格!

 

 

 

走出焦虑

秋天本来就是一个焦躁的季节,新学期开始很多同学表现的不同程度的焦虑,这是学习上的大忌。
我发现,在一个人为某件事情焦虑和沮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注意力集中于这件事之外的事情或者帮别人做些事情。
当出现学习不下去时,停下来做些其他的事情,如去操场跑两圈、拍拍球或者随便画个小猫、小狗什么的。或者帮其他同学讲讲你最拿手的科目,或者帮助其他同学或班级做些好事,做自己事的副产品就是给自己一个好感觉,赶走焦虑。
巴勒斯坦地区有两个相邻很近的海,它们接受的都是约旦河里的水。一个海每流入一滴水就有一滴水流出,接受和给予同在。水是淡水,海里鱼虾畅游,周边植物繁盛、莺歌燕舞,每种生命都其乐融融。另一个海只接受流入的水却不让一滴水流出。水是咸水,没有鱼虾欢跃,没有植物生长,没有鸟的歌唱,整天都是焦虑和忧伤。导致两者差别的是什么?是友善!
对自己宽容有很多含义,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别期望自己在各个方面都能完美。学会自嘲自己的不足,不过分要求自己必须必须要怎么样、要达到怎么样,焦虑和烦恼都不会和你亲近。有人说:“快乐和高效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强迫自己,不要忘不掉糟糕的记忆。”“学会热爱自己是一种大爱。”
航海的渔民出海回来后,总是把船舶停在淡水的港湾。为什么?在大海航行的船舶总会带上很多藤壶,藤壶吸附在船上会增加船的重量,威胁船舶的安全。而一旦船舶脱离海水,藤壶就会自动脱落,船舶就摆脱了重负。
同学们,学习也一样。与其背负沉重的藤壶——压力、痛苦、悔恨,不如让自己暂时停泊与淡水的港湾摆脱压力、痛苦、悔恨,消除焦虑。
记得我曾经有个学习焦虑的学生,每当感到学习焦虑、学不下去的时候,干脆丢开学习的事。在这种时候,他就去学校里的生物园地,看园地里小动物游戏或捡些草棒、树叶做个粘贴画等,半个或一个小时后再回去继续学习。在回去时,他已经焕然一新、精力充沛。这就是让自己得到调整和恢复的意义。

电影《秘密花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年轻的姑娘玛丽由于父母双亡,跟富裕但冷漠、孤独的叔叔一起生活。叔叔有一个悲惨多病、只能坐轮椅的男孩,整天只能生活在大楼里面一个黑暗的房间。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太压抑了!一天她发现大楼旁边有一个美丽的花园,花园由于多年关闭,里面长满了草。为逃避可悲的环境,她开始每天去花园避难。
叔叔的妻子去世后,叔叔为逃避悲痛,大部分时间在外云游。玛丽开始带残疾的弟弟一起去花园玩。美丽的花园好像有魔力,一段时间后,她的弟弟竟然能够自己走路,并且每天都感受着幸福和快乐。一天,玛丽的叔叔回到家里,听到花园有人就怒冲冲跑进花园。他惊呆了,伤残的儿子离开了轮椅在花园里自由嬉闹。他被深深打动,热泪盈眶。这一切是因为花园的美丽和魔力吗?不是,这是调整的力量。
学习也是这样。你必须花时间让自己放松,让自己紧绷的弦放松,恢复精力、恢复活力。如果不这样,就会失去对学习的热情,变得焦虑无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偏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