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建模

(2011-10-06 11:18:05)
标签:

杂谈

转摘:

 

 

教学建模研究初探

 

 

      “学科教学建模“是学科教学论中的方法论。它根据不同的学科,具体帮助教师理解和掌握如何建构教学模式。本文结合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探索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建构,包括在中学各教学中最常见的“听说课”、“阅读课”、“活动课”等。在不同课型的建模中,对各种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程序等做了深入的分析,并且以课堂教学实施作为验证。

 

   一、  什么是建模(model building)建模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和科学思维的方法。它是为解决特定问题,在一定抽象、简化、假设的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的某种本质特性;它是作为中介,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原型客体,建构新的客体的一种科学方法。从实践出发,经概括、归纳、综合,可以提出各种模式,模式一经证实,即可能形成理论;也可以从理论出发,经类比、演绎、分析,提出各种模式,从而促进实践发展。

 

                 建模一般须具备下列的基本构成要素:

 

1、该模式的教学理论依据;

 

2、该模式所针对的教学目标;

 

3、实施该模式的条件,如对师生的要求、策略、方式、方法、手段、设备等;

 

4、该模式的操作程序;

 

5、对该模式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建模应包括“选模”、“用模”和“评模”三个部分。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给出了“模式”的定性叙述:

 

“对任何一个领域的探究都有一个过程。在鉴别出影响特定结果的变量,或提出与特定问题有关的定义、解释和预示的假设之后,当变量或假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合并成为一个假设的模式。”“模式可以被建立和被检验,并且如需要的话,还可以根据探究进行重建。它们与理论有关,可从理论中派生,但从概念上说,它们又不同于理论。”

 

二、教育建模(education model building)的意义

 

 

     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教育行政领导要学会建构区域性的教育发展模式------宏观层次的教育模式;每所学校的校长要学会建构学校的办学模式------中观层次的教育模式;每位教师要针对所教学科和所教学生的实际建构教学模式------微观层次的教育模式。总之,都要学会“建构教育模式”。简言之,要学会“教育建模”。无论宏观、中观、微观的“教育建模”,都可分为“定性建模”和“定量建模”,掌握了“定性建模”和“定量建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则可举一反三。

 

    社会经济在发展变化,宏观上建构教育事业的发展战略模式也会随之变化;教育对象在发展变化,中观上建构学校的办学模式也会有所变化;教学内容在发展变化,微观上建构的各种教学模式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教育建模”。教育中总有新情况、新问题,要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需要“教育建模”。

 

 

三、什么是学科教学建模(subject teaching model building)

 

 

  “学科教学建模”是学科教学论中的方法论。它根据不同的学科,具体帮助教师理解和掌握如何建构教学模式。

 

   它不是将现成的教学模式强加给教师一味地去“模仿”,而主要是针对“问题解决”,在一定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让教师自己去建构教学模式,学会教学建模。它是动态的、工具型的、可操作的。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迫切需要针对课程改革和学生的实际,建构新的“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模式,建构新的“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模式,建构新的“研究型”的教学模式,迫切需要针对“国本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新的“课程标准”,建构相应的教学模式。

 

  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所以不同学科的教学模式必然有很大的差异;即使在同一学科内,又有不同的课程,如: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等;还有“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等;又有多种不同课型,如序言课、概念课、实验课、复习课等;还有多种不同的内容,如语文中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而且还有不同水平的学生。

 

四、如何进行“模式建构”

 

 

 “模式建构”是一个过程,有三种方法来“建模”。

 

1、根据“原型”来“建模”

 

2、针对“问题解决”来“建模”

 

3、从“理论”出发来“建模”

 

教育建模的基本程序有二:定性建模与定量建模

 

1、建模目的

 

2、典型实例

 

3、抓住特征

 

4、确定关键词

 

定性教育建模的基本程序   

 

5、简要表述

 

6、具体实施

 

7、形成子模式群

 

8、建模评价

 

 

1、建模目的

 

2、认识原型

 

3、初步模式

 

4、数学模式

 

       定量教育模式的基本程序

 

5、求解方法

 

6、实施程序

 

7、最终模式

 

8、建模评价

 

 

五、建构模式,超越模式

 

 

    从整体上看,建构模式的过程是:建构——超越——再建构——再超越。从建构模式到超越模式,再到建构更高水平的模式,然后在再超越。“建模方法”,仅仅是现代科学方法中的一种综合方法,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一般地说,任何方法都有局限性。所以,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育有模,但无定模。人类认识的发展总是从问题到问题,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对于相应的“建模”来说,总是从建模到建模,建模永无止境。

 

 

六、教学建模的十点建议

 

 

1、打破教学建模的神秘感,每位教师都可以自主建构教学模式;

 

2、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材,需要建构新的教学模式;

 

3、从古到今,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仍然有效;

 

4、采用“原型”——“模式”——“应用”的方式建模,即是“实例”——“模式”——“实例”的方式建模。应用这个公式,听一节课,就可建构一个教学模式;

 

5、听一节课,先记下教学过程,再找出特点并取一个恰当的名称;

 

6、找出这一节课教学的关键词——要简明、鲜明、有变化;

 

7、记下教学过程时,要撇开具体内容,小步抽象概括,概括要相对准确;

 

8、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阶段是一个“节目”,不宜过长或过短,大约5分钟,每节课的“节目”约6---8个;

 

9、教学建模是一种有效方法,能促进教学创新;

 

10、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学建模是灵活变化的。要通过教学实例去建构教学模式,从而领悟出怎样建构教学模式。

 

 

七、教学中两个最常见课型——“听说读写”和“阅读课”的“建模”方法举例

 1、“现代与经典”2、“情知教学”教学模式3、探究性教学模式4、“情境指导”作文模式等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