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岱仙瀑布、石牛山

(2015-06-10 10:26:57)
标签:

佛学

杂谈

        闲暇时,约两三好友,驾车出行,设定一个大概的目标,走走停停,随意洒脱,走一路聊一路,歇下来喝小酒,泡好茶,真乃人生一大乐事。近日,双休,偕老妻约好友,一起去福建德化游不著名的岱仙瀑布和石牛山。岱仙瀑布虽然不太著名,实际上却极其罕见,其高度达139米,足以号称东南第一高瀑,却不知道为什么名声并不响亮。估计德化县领导的注意力都在卖瓷器上,对于景观景区的宣传炒作不太给力吧。

        岱仙瀑布最为奇特的还不是它的高度,而是二瀑并列的奇观。岱仙瀑布右边,同一个高山石壁上,相距不过百米,还有另一条称之为“油瀑”的瀑布,这两条瀑布在同一个石壁之上,却分属两条河流,只不过流到这儿互相见个面而已。

         油瀑的名称来自于它的长相,它不像岱仙瀑布那样悬空而下,水流是沿着石壁的斜面滑落下来,水流倚着石壁形成了一个个环形波纹,活像沿着锅边倒油,所以被叫做“油瀑”。

        要看到这两个瀑布,还需要天公作美,最好是连续几天大雨之后,水流充沛,这才有看头。我们去的那天,一路上暴雨如注,车辆在高速公路上也只能保持80公里以下的速度,雨刷器不停地摇摆,才勉强看得清路面。这种天气观景,能不能如愿,全凭人品。显然,我们同行的人人品还算不错,到了瀑布景区,雨居然停了,虽然天仍然朦朦胧胧云遮雾罩,但是观山景游瀑布,却又有一番晴日难得的韵味,云雾之中群山如诗如画,瀑布的轰鸣震耳欲聋,反衬出深山空谷的寂静、清悄。

        路不太好走,大部分路段有石阶,快到瀑布跟前的时候,需要钻一个石隙,狭窄的石隙只能供一个人进出,而且还要弯腰屈膝四脚着地,稍不注意就会碰头磕腿,俺们老两口穿过石隙已经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了。到了瀑布跟前,飞溅的水花汇合成了浓密的雾霭,横向飘洒过来,这种水雾举雨伞没用,最好还是雨衣,好在眼前有很多前面游客遗留下来的塑料雨披,谁要想通过那道浓密的雨雾,可以就地捡拾一件雨披。

         下山另有一条通道,比较好走,也没有曲里拐弯的石洞、天梯,于是我们选择了比较好走的路,从山溪的另一边下山。

 

http://s6/mw690/001nTkGrgy6SU7h9ddP75&690

http://s10/mw690/001nTkGrgy6SU7hsGSZ49&690
瀑布与天上的云层相接,宛若直接从天上宣泄而下。岱仙瀑布天上来,腾空而下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http://s10/mw690/001nTkGrgy6SU7lGTq149&690

 

http://s4/mw690/001nTkGrgy6SU7jJBbZ63&690

云山雾罩,朦胧如梦,放眼望去,飘飘欲仙。
http://s10/mw690/001nTkGrgy6SU7m2qtX19&690
这就是与岱仙瀑布相邻的油瀑布。
http://s7/mw690/001nTkGrgy6SU7mdHNAc6&690

http://s7/mw690/001nTkGrgy6SU7mwmay66&690

http://s7/mw690/001nTkGrgy6SU7mNJ8Gc6&690
就近观赏油瀑布,是不是很像沿着锅边倒油泛出的油花花?
http://s4/mw690/001nTkGrgy6SU7nch3533&690

http://s14/mw690/001nTkGrgy6SU7nM2Ytbd&690

http://s6/mw690/001nTkGrgy6SU7E9GyF65&690

http://s12/mw690/001nTkGrgy6SU7Enlc72b&690

http://s12/mw690/001nTkGrgy6SU7ED2l58b&690

http://s9/mw690/001nTkGrgy6SU7F0rZS18&690

http://s10/mw690/001nTkGrgy6SU7FfDaV79&690

 告别了岱仙瀑布,驱车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一路向上,我们的目标是海拔一千八百米的石牛山国家森林景区。刚才在岱仙瀑布仰望的云层,很快就成了裹挟我们大雾,随着海拔的升高,一路上在漫天的雾海中穿行,雾气最浓之处,打开远光灯、雾灯,也只能看见眼前五六米的路面。好在石牛山的路修得很科学,虽然主要路段只有一条车道,但是却是单行线,上山下山都是单向行驶,能够保证行车安全,也避免了会车麻烦。到傍晚六点来钟,总算到了石牛山度假村。标准间220元,餐费比较贵,想想要把食物运上山来,客人又少,难以产生规模效益,也就忍受了。

http://s16/mw690/001nTkGrgy6SU7hIFlRbf&690

 

http://s11/mw690/001nTkGrgy6SU7idLwm6a&690

拳头石,从特定的角度看去,很像一个握紧的拳头,我拍照的这个角度看不出拳头的样子。

http://s4/mw690/001nTkGrgy6SU7hXUTFb3&690

 

http://s15/mw690/001nTkGrgy6SU7k4Yua7e&690

 山上大雾,站在雾中想象山下的人们,当他们仰望石牛山的时候,看到的是云,如果能看到云中的我们,会不会误以为就是神仙呢?

http://s15/mw690/001nTkGrgy6SU7kgxWe7e&690

 这块石头被叫做天网,因为石头上有网状的纹路。

http://s16/mw690/001nTkGrgy6SU7kojLh5f&690

 

http://s16/mw690/001nTkGrgy6SU7kQEjB1f&690

 云雾中的胖仙姑

http://s10/mw690/001nTkGrgy6SU7l89df89&690

朦胧美,胖仙姑就叫胖朦胧

http://s4/mw690/001nTkGrgy6SXhl6C1da3&690

 石牛山据说是因为山头很像牛,可是我无论如何也看不出牛的模样来。

http://s15/mw690/001nTkGrgy6SU7kB6l86e&690

从石牛山下来,抽空又去看了一座廊桥,就在德化县城不远处的土坂村,这是登龙桥,翻修过,在我看过的廊桥中算是比较小,却又比较长的,两边的遮雨板很像南方农民雨天常穿的蓑衣。廊桥里坐着一个勤劳的阿嬷,打了一堆兔草,坐在这里乘凉休息。廊桥、石阶、勤劳的阿嬷,就是完整的福建乡韵。

 http://s2/mw690/001nTkGrgy6SU7ljEc161&690

http://s9/mw690/001nTkGrgy6SU7Fz3E458&690

http://s13/mw690/001nTkGrgy6SU7FTVqQ5c&690
同行的黄老师学生景武,一个勤奋好游的男孩子,约我们七月份到他家去摘龙眼吃,我开玩笑说让他赶紧把新房子改好,装空调,他说,旧房子里也有空调,这样,我就放心了(呵呵)。
http://s6/mw690/001nTkGrgy6SU7G8h8hc5&690

这个阿嬷不勤劳,举着伞站在那儿卖呆。
http://s2/mw690/001nTkGrgy6SU7DUHmN01&690
廊桥附近的老屋,村里留守的老人,这或许就是当代农村的新常态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