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刚刚结束的易中企业家峰会《新常态下中小企业的创新突围》上,我见到了很多易中的新老客户。和大家的讨论让我相信,中小企业的老板们已经行动起来了。创新突围的时候,我们会面临很多问题,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应该做加法还是做减法?
普通人“合乎常理”的选择!
大部分企业选择的突围路线是做加法,是在原来业务一点也不放弃的情况下做新实验,新业务,新客户,新产品。只有很少的企业选择做减法。显而易见的理由是,我们本来就面临下滑的风险,砍掉一些业务只会让我们的规模更小,规模更小让我们的生存更困难。正是这样的“合乎常理”的惯性思维,让我们在经营决策时容易选择做加法,很难做减法。
褚时健的“楮橙选择”!
在这次峰会上,我们有幸请到黄铁鹰老师来分享他受王石委托花8个月时间进行的褚橙案例研究成果,我们的峰会也同时是黄老师新书《褚橙你也学不会》的发布会。我也有幸受黄老师邀请,写了《褚橙你也学不会– 我不这么看》的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老板学堂,五一期间将可读到我的这篇文章),也被收入此书中。这本书是我看过的中国案例研究中最值得中小企业家阅读的,没有之一。
褚橙案例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不仅仅是褚时健的认真,不仅仅是他75岁再创业的精神,更有他的无敌产品模式带来的震撼。在很多的震撼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样的一个细节:
褚橙每亩地现在只种80 株冰糖橙树,而2002 年开始时是146 株。树少了,亩产量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提高到原来产量的4.2倍!他砍掉的近一倍的橙树并非“老弱病残”,而是健康的冰糖橙树!
对熟悉农学的人来说,这不是什么神秘的绝招,而是农业八法之一的间伐。“间伐是指种树之初刻意密植,以增加幼树时期产量。但当幼树成长到一定阶段,枝干逐渐变密,把每两棵树中间的一棵树砍掉,以避免因日照不充分产生掉果减产”。
146棵数被裁剪到84棵,产量反而提高了4.2倍,质量更优!褚时健用他的行动证明了“少就是多”。企业的经营也是如此。我们的产品,我们的客户,我们的项目等都像我们的发财树,但有时候阻碍我们发财的恰恰是我们种了过多的发财树,以至于它们互相影响,都长不好。间伐,或者说做减法,常常是更好的做法。
但做加法的决策容易,做减法的决策难。即使是褚老也面临这样的知易行难的难题--要是砍错了怎么办?褚老用发现的眼光和实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发现在果园边缘的果树因为稀疏反而结果更多,他又用精心设计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发现,用实验的结果说服自己和果农。而一旦做了减法这个艰难的决定,落实起来是容易的,就像砍树容易种树难。
我们大部分人都知道易经中“顺势而为”的道理,很少人知道“顺势而止”的道理。老板经营决策经常面临的一个难题是不敢做减法,在一些已经过时的事情上不敢顺势而止。我给你的建议是一定要学会做减法,尤其是当你决定做加法的时候(这个我完全支持,尤其是当我们过往的做法失灵的时候,必须做大量的实验),同时做个减法,因为凡人(我相信咱们都是凡人)不太可能同时做好太多的事情。敢不敢适当做减法,是好坏企业家的分水岭。
PS:想探讨与求证您的企业该如何做加减法吗?欢迎关注微信“老板学堂”(laobanxue),申请免费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