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点的k1297

标签:
旅游 |
我们从武当山下来后,准备打车去丹江口和十堰,打车的目的为了抓紧时间多走几个地方。
山门前的黑车司机围着我们转,漫天要价。我们想起进山前买香时,卖香小姑娘留给我们的电话。她曾说:我有朋友是拉活的,若需要,价格会优惠。
我们翻遍口袋,还真找出电话号码。一个电话打过去,很快,一辆黑的停在我们跟前,砍价,走人。我们说好中途不再载客,我们包车,先丹江口,后十堰。
尽管途中司机总想改变约定,为了多赚点钱,但是我们态度坚决,不到目的地,不会掏一分钱。我想,口头协议也是一种契约精神。吐口吐沫就是钉。
十堰城市给人的印象并不大好,破旧的楼房,灰头土脸的人群,操着尖细腔调的本地土语,也许时间太短没有了解它的全貌。在首都,我是北京人;在这里我是外地人,地域文化很难相融。但是“十堰博物馆”真值得一去。恐龙的化石,比北京周口店猿人还古老的头盖骨,出土的陶瓷……都说明这是一块古老的土地,曾经孕育过华夏的先人。
我们到十堰的目的是准备去郧县,去漫川关,再取道奔西安,走访老子的《讲经台》,但攀爬金顶耗尽的我们的体力,两腿酸痛。一商量,直取西安,购买k1297次列车车票,对号有座。
原本下午二点发车,晚点一个半小时,耐心等着。一上车,傻眼了。污浊的空气,满地的瓜子皮,行李架上堆满的彩色编织袋大小包裹,光膀子的男人,身穿看不出底色脏衣服的女人,大人在高声打着电话,大嗓门,旁若无人,小孩在哭闹,歇斯底里,过道里烟雾腾腾。年老的列车员不断地呵斥不讲卫生的乡下人,年轻的列车员推着小车叫卖声不绝于耳,一趟列车真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千奇百怪,百态人生。
嘈杂声中我更加怀念夜宿武当山半山腰的南岩宾馆的安静,窗外是轻轻的细雨,催人入眠;迷雾中的朝天门就像不可预知的未来,充满着神秘色彩,诱人前行,诱人向往。
我坐火车一向喜欢靠窗口,一路观景。这回可好,列车穿越秦岭大山,一个山洞接着一个山洞,明亮的瞬间偶尔看见山川中几座矮房,几户人家,偏僻贫瘠显现。
老李在西安的战友来电,问是否接站。我说算了,火车晚点,不知几点能到,帮我们预定个不错的旅馆就行了。
返程,我们乘坐高铁,308公里的时速,绿色的田野,弯曲的河流,蓝天,白云,一晃而过,四个半小时抵京。感觉现代化的味道,一扫秦岭大山中慢节奏的郁闷,恍若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