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锣鼓巷-北京系列

(2010-01-31 14:23:44)
标签:

镶黄旗

福祥胡同

基本单位

里坊制

宅院

南锣鼓巷

旅游

分类: 我爱北京

http://s11/middle/4ba3d97dt730b316081aa&690

    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也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南锣鼓巷南北走向,北起鼓楼东大街, 南止地安门东大街, 全长786米, 宽8米,与元大都(1267年)同期建成, 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

http://s8/middle/4ba3d97dt7e6feec93df7&690

http://s16/middle/4ba3d97dt7e6ff092f00f&690

http://s14/middle/4ba3d97dt730b32d1d93d&690

http://s11/middle/4ba3d97dt730b32e42f2a&690

http://s12/middle/4ba3d97dt7e6ffe782f3b&690

http://s10/middle/4ba3d97dt7e6fff3e9869&690

http://s5/middle/4ba3d97dt7e700032b324&690

http://s2/middle/4ba3d97dt7e7001a0f111&690

http://s15/middle/4ba3d97dt7e7002397d0e&690

http://s16/middle/4ba3d97dt7e70035b780f&690

http://s7/middle/4ba3d97dt7e70041296a6&690

http://s12/middle/4ba3d97dt7e7004ba5d2b&690

http://s9/middle/4ba3d97dt7e700580cd48&690

http://s2/middle/4ba3d97dt7e700637ecf1&690

http://s15/middle/4ba3d97dt7e700a6dec3e&690

http://s12/middle/4ba3d97dt7e700d4ffc8b&690

http://s14/middle/4ba3d97dt7e7056f89d3d&690

http://s15/middle/4ba3d97dt7e7059bdc38e&690

http://s8/middle/4ba3d97dt730b3c6f1297&690

http://s6/middle/4ba3d97dt730b3ca67745&690

http://s7/middle/4ba3d97dt730b3cbeba26&690

http://s9/middle/4ba3d97dt730b3cd89988&690

http://s4/middle/4ba3d97dtcf06407a65b3&690

http://s14/middle/4ba3d97dt7e70685bf3fd&690

http://s7/middle/4ba3d97dt730b3dc4a286&690

http://s14/middle/4ba3d97dt7e706aa5bffd&690

http://s11/middle/4ba3d97dt7e706c01e3ea&690

http://s16/middle/4ba3d97dt7e70e2973b9f&690


当天我们的几个拍照的合影 下午荷花市场见面,然后在什刹海转了一圈,大部分照片坚持用三角架拍摄,保证照片不是过于随意按快门了 从南到北走一变用不上半个小时就能走完 这里小吃不少 如果旅游 转完后海在转下南锣鼓巷 是必要的 晚上可以去鬼街吃饭去


    在元大都“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的城市格 局中, 南锣鼓巷是“后市”的组成部分。元代, 以南锣鼓巷为轴线, 东侧地区属昭回坊, 西侧地区属靖恭坊。明代属昭回靖恭坊。清代乾隆年间属镶黄旗, 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属内左三区。民国时期属内五区。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 呈“鱼骨状”, 又如同一条“蜈蚣”。因此, 南锣鼓巷也称为“蜈蚣巷”。从南向北,西面的8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东边的8条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这些胡同在元朝时没有名称,名称是明朝以后逐渐演变来的。比如菊儿胡同,明代叫局儿胡同,后来改称橘儿胡同,清代宣统时才称菊儿胡同,后延续至今。她里坊,是中国古代居住区组织的基本单位,也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单位。在先秦称为“里”、“闾”或“闾里”。从北魏开始,出现了“坊”的称呼。唐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全城共建108坊。元大都规划设计时仍延续了里坊制,全城分为50坊,坊与坊之间是宽阔平直的街巷,犹如棋盘。

  明朝时,将北京划为28坊,两坊合并称“昭回靖恭坊”。清代属镶黄旗。南锣鼓巷曾叫罗锅巷,乾隆15年(1750年)绘制的《全城全图》改称为南锣鼓巷。

  现在的南锣鼓巷街区北边是鼓楼东大街,南边是地安门东大街,西边是地安门外大街,东边是交道口南大街。由这4条街围合的这块长方形地块,正是元大都的两个坊。以南锣鼓巷为界,东面是“昭回坊”。西边是“靖恭坊”,南锣鼓巷是两坊间的分界巷。

  唐朝长安的里坊早已无存,元大都里坊构造在8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中,也已面目全非,但是,南锣鼓巷地区却还极为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的历史遗存。胡同格局那么完整,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真可谓是北京古都风貌中一块保存完整的“碧玉”。

  在北京炎热夏季中一个少有的细雨霏霏的凉爽午后,我又一次来到南锣鼓巷。南锣鼓巷在近几年被时尚人士和国外旅游者关注,是因为从新世纪开始,不经意间,许多酒吧在这条古老的小街上出现。现在这里已经成为继三里屯什刹海之后,北京又一条酒吧街。

  有人说三里屯酒吧街是彩色的,什刹海酒吧街是暗红色的,而南锣鼓巷酒吧街是翠绿色的。这样的评说可能不仅是指自然的色彩,或许还指向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吧。这里的每一条胡同都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每一个宅院里都诉说着老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