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作者:沈潜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大众对于「价值投资」的一些认知误区。
1、买低市盈率、低市净率的股票,就是价值投资吗?
未必。
市盈率、市净率只是估值指标,而非估值本身,换言之,市盈率低、市净率低,并不意味着这只股票真的就便宜;市盈率高、市净率高,也不意味着一只股票真的就很贵。
关键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
市场在大多数时候是有效的,很多公司市盈率、市净率都低,是因为其公司本身就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因此市场对其估值时,进行了相当的折价,是合理的。
还有一些股票,尽管低市盈率、低市净率很低,但业绩没增长,跑输通胀,公司也没钱分红,报表上资产似乎很值钱,但现实中根本没有人来要约收购,这类公司是十足的价值毁灭者。
更有一些业绩大幅下滑的股票,股价越跌,市盈率、市净率这些指标反而越高。
举两个例子。
港股有只股票叫中国华融,2017年时市盈率不到6倍,很多人认为低估了,然后去买,结果,2018年中国华融的盈利下滑了90%,市盈率一下从不到6倍飙升到了38倍。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华融的股价从最高3.88港元,最低跌到了1.31港元,昨天收盘1.64港元。
港股还有只股票叫世界集团,目前市净率是0.23倍,业绩连年亏损,好在在深圳有两个工厂,可以参与旧改,卖地,但卖地的钱,又与小股东有什么关系呢?又不会给你分红。
下图是这家公司,上市以来的分红数据,特别提示,这家公司1993年上市。
再低估的资产,如果不能通过分红、私有化、并购重组等方式完成价值实现,也没有意义。
「价值投资」是否适合中国,这个问题的答案还用说吗? 6、结语 对真正懂投资的人来说,「价值投资」是一句废话,一个东西没有价值,谁会去投资呢?投资就是投资,没有所谓的「价值投资」。 没错,这话是巴菲特在1992年致股东信中自己说的:巴菲特:所谓的“价值投资”根本就是废话 那么,到底什么是投资呢? 我想引用巴菲特、格雷厄姆及段永平的定义。 这三个定义,虽然表面文字有所不同,但核心思想,却是殊途同归,也告诉了我们到底该怎样做投资。 格雷厄姆:投资行为是建立在详尽分析基础之上,能够承诺本金安全和令人满意收益的行为,一切无法满足上述条件的行为都是投机行为。(摘自《聪明的投资者》) 巴菲特:投资是放弃今天的消费,为了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有能力更多的消费。 段永平: (1)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所以同样价钱下买的公司是不是上市公司并没有区别,上市只是给出了个退出的方便而已; (2)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就是公司的内在价值,买股票应该在公司股价低于其内在价值时买,至于应该是 40%还是 50%(安全边际)还是其他数字则完全由投资人自己的机会成本情况来决定; (3)不懂不做(能力圈)是一个人判断公司内在价值的必要前提(不是充分的); (4)“护城河”是用来判断公司内在价值的一个重要手段(不是唯一的)。 (摘自段永平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