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粹京剧处境堪忧

(2007-11-18 22:53:47)
标签:

艺术赏析

文化

分类: 角度思考

国粹京剧处境堪忧

   ——该如何走向音乐市场

剧是一种以演员为中心的舞台艺术,之所以为被称“国粹”,是因为它集百戏之长,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虽然京剧已有二百年的历史,但它经过历代艺人的千锤百炼,吸取了众多地方的吸取精华。从某种意义上讲,京剧艺术是中国戏曲艺术,更广泛地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一种浓缩。

翻开历史,我们会看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兴衰更替的过程。作为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国粹艺术,是当之无愧的国宝,更是中华五千年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曾经在风靡之时,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为之倾倒。然而随着时代的前进,悠久的民族传统和宝贵的民间文化流失现象十分严重。而我们的国粹京剧及包括在内的中国传统戏曲正遭受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危机。时下,文化演出市场日趋活跃,国粹京剧却处境堪忧,正面临着观众流失。尽管业界人士的不断呼吁,政府部门也成立了专门的拯救京剧机构,但是京剧仍然,“振而不兴”。作为传统艺术的瑰宝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近代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水平与方向。http://www.dongbeifeng.com/bbs/attachment/Mon_0703/11_6223_7f54ab356bf6ebf.jpg京剧的现状与发展不得不引起民众的高度关切。该如何走向市场,如何挑战时代潮流的冲击向来众说纷纭。

目前京剧市场不景气的现象,主要是观众在减少。

首要的原因是对京剧接触太少,现在的青年人一代都是在动画片、流行音乐、摇滚、电影、电视剧中走过来的,对于京剧的了解知之甚少,几乎没有人愿意把时间浪费在看京剧上,有怎样会有消费群体?

其次就是受现代快节奏生活的影响,即便是免费送票现在的年轻人几乎也都不会去听京剧等戏曲,因为京剧节奏较缓慢,往往一句话唱半天没唱完,听起来很拖沓,感到不耐烦,而且又很浪费时间。

最后就是京剧与当代的潮流似乎不太相符,现在是一个全面讲求效率的时代,整个社会环境都在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生活文化越来越趋于西化,人们不会像以前那样一心只读圣贤书了,社会中有太多的消遣方式。对于娱乐,除了满耳都是港台歌星以外,再空下来就是走进网吧上网冲浪,似乎只有流行的东西才是他们的最爱。试想如果听惯了摇滚歌曲,看惯了俊男靓女的人们,怎么会老老实实坐在剧场里听那些慢慢吞吞的老腔老调呢?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将如何进入市场并以市场化的方式运作演出,却是个艰难的课题。它不仅涉及民族文化的弘扬与繁荣,而且也关系到京剧艺术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现在虽然京剧市场不景气,但它毕竟是国剧,它有它的国家地位,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是绝不可以消失的,我们应该加以重视和弘扬.

随着市场的饱和,竞争激烈的加剧,该如何光景京剧市场,有鉴于此,列以下几点:

一、对于传统文化和京剧艺术的弘扬我们应该把艺术跟商业挂钩,因为不走向市场别人总以为这是很苍白的东西.而传媒文化市场正具有导向作用,大量利用传媒宣传戏剧,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让京剧成为连接传统文化和大众之间的桥梁,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的进程及影响。

二、就改革问题而言,我认为是势在必行的。做到所谓市场化,归根结底就是让观众喜欢,要充分考虑到现代观众的审美要求且满足于现代观众审美的多元化。像京剧《图兰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很多观众青睐,从其剧目到经营运作都采取了纯粹的市场化方式,这种将传统京剧市场化既回归了本体,也在市场创立了品牌。在舞美方面,绚丽辉煌的宫廷楼阁代替了传统京剧的一桌两椅。绝妙的灯光变化也使得视觉焕然一新,服装制作尤其精美,在唱腔、舞蹈上也大胆革新。

三、高投入、高产出。像许多好莱坞电影那样以高额投资保障提供优美的视听和全新的舞台制景。京剧《宰相刘罗锅》2本的投入约300万元,越剧《红灯记》的制作近千万。也正由于高额投资的精美制作,京剧《宰相刘罗锅》的票价卖到了120元,而越剧《红灯记》的最高票价1000元仍不乏问津。

四、在经济愈益走向全球化时代,更应该强调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当然少不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把弘扬传统文化艺术时时刻刻方在重要的位置。另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政策应具有连续性和制度性。把传统文化之根通过教育途径深入下一代心中,在大中小学的课本加入京剧基础知识,为京剧培养下一代观众群。

自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整个世界都在欣赏和瞩目我们的文化可我们自己却不重视。京剧在文化市场中的地位,取决于它在市场经济中所占有的份额,而现今东北的二人转演员,从打地摊,跑野台子,靠了小品,博得了全国广大普通百姓的青睐,从而走上电视荧屏,走进千家万户。有些演员不但赚到了名也赚够了钱,见其占有了文化市场的重头份额。始初为这些演员的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机智的台词和浓重的土色土香的地方特色所倾倒,可久而久之,却让人不免怀疑.这能够称得上是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吗?这样的缺乏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无比丰富的内涵和意蕴的、低级、粗野、原始形态的艺术能够代表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吗?传统艺术的弘扬与发展并不是说时代要倒退,不会的,是中国要有中国人的文化!日本的歌舞妓多古老,它所表现的东西远远不及京剧,但日本现在把它当国宝,而且看歌舞妓的票价还很昂贵。

而我们怎样把京剧与文化产业结合起来,让京剧走向市场,不能老是处于一种呼吁阶段,而落实解决之处却殊为不易,京剧要成功走向市场并非一朝一夕,但我相信若干年后,我们的国粹京剧一定能发扬光大,受到中国老百姓和全国世界华夏后裔的喜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