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收缴手机,只能说明教育的黔驴技穷

(2010-06-29 14:54:08)
标签:

手机

中山

科学技术

生活方式

教育

使命

大禹治水

双刃剑

黔驴技穷

杂谈

分类: 冰点时评

收缴手机,只能说明教育的黔驴技穷

手机不是手雷,学校如临大敌为哪般

手机也是双刃剑,就看如何教育引导

鲁开盛

人民网http://opinion.people.com.cn/GB/12007190.html

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news/comment/2010-06/30/content_20383251.htm

河北青年报http://www.hbqnb.com/epaper/epaper.asp?epapertype=epaper&dateid=2010-6-30&ban=A&banid=2#5

光明网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6/29/content_1165100.htm

红网http://hlj.rednet.cn/c/2010/06/30/1995130.htm

新疆天山网http://www.tianshannet.com/pn/content/2010-06/30/content_5068736.htm

新华报业网http://news.xhby.net/system/2010/07/01/010783955.shtml

 

禁止中学生带手机上学早已不新鲜,但中山某中学甚至购买金属探测仪查手机,一旦发现就要收缴。学生认为,这种做法“有点过”,不仅让学生难与家人联系,对学生也不够尊重。校方认为,如今手机强大的娱乐功能往往影响学生学习,采用金属探测仪主要是想起震慑作用。(6月29日《南方都市报》)

http://gcontent.nddaily.com/d/10/d10ec7c16cbe9de8/Blog/764/487f31.html

 

经济水平的提高、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手机早已褪下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走进寻常人家,成了名副其实的通信工具。现在,人手一部甚至几部手机已不是新闻,而给上中学的孩子买部手机,许多家庭也不再是什么困难的事。

中学生用手机的好处不言自明,最大的优点是方便联系,能及时与父母、老师、同学交流。另外,有的手机功能多,像电子词典、网页浏览等可以方便学习。当然,凡事有利必有弊。如果把手机当成娱乐工具,上课不专心听讲,发短信闲谈,听音乐,玩游戏,那么就违背家长给孩子配备手机的初衷使其失去原本的意义与作用了。

收缴手机,是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和处理方式,只能说明教育的黔驴技穷。一有“影响”学习的,就封堵、就查缴,那么我们还要教育和学校做什么呢?互联网上还有不健康内容呢,难道我们会因此取消微机课、甚或将所有计算机都砸烂?图书馆还有“少儿不宜”的图书呢,难道我们能因此不让他们进入图书馆、甚或一把火将所有图书都焚烧了?

手机不是手雷,无需如临大敌。学校强制学生不得带手机进校,是为了学生学习风气与学习专心。这个出发点是不能怀疑的。问题是,如今的中学生早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书生。他们已经融入到社会并且已经能够逐渐适应这个角色,他们的视野有的时候甚至比我们成年人更为宽广。

众所周之,大禹治水成功的秘诀是改“堵”为“疏”。对于中学生用手机,今天的我们或许也有可借鉴之处。笔者想说,手机其实也是一柄双刃剑,就看我们如何科学教育和引导。做好了,双赢;做不好,则双输。在这个时候,学校能靠强制手段锁住孩子们对新奇世界无限向往的心吗?

没有什么力量能够封堵汹涌而来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生活方式。在如何处置中学生手机这一课题上,学校可以就地取材、因材施教,通过讲解手机的构造、通信原理、计费方式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等,教育和引导同学们合理使用手机而不耽误正常的上课和学习,做到物尽其用而不沉湎其中。——这才是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