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纪检监察部门查一查第四名考生的背景
(2010-04-23 22:25:18)
标签:
福鼎人事局中文汉语言公务员考试纪检监察背景真相公平杂谈 |
分类: 冰点时评 |
建议纪检监察部门查一查第四名考生的背景
是谁给了福鼎市人事局“白马非马”的底气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不算中文教育专业”,福鼎市人事局太强悍了
鲁开盛
“总成绩118.4、排名第一!”3月26日,当许晓惠看到自己公务员笔试成绩的时候激动不已,全家人为此兴奋了好几天。不过这样的兴奋并没有持续太久,3月30日,就在面试前夕,许晓惠接到福鼎市人事局电话通知,因她所学专业与报考职位要求专业不符,不能参加面试。(4月23日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10/04-23/2244595.shtml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不算中文教育专业”,好一个“白马非马”,福鼎市人事局的说辞真是让人开眼了。笔者曾先后在河北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中文系混迹数年,始终都没听说过“汉语言文学教育”和“中文教育”这两个专业有什么不同。
中文是包括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所有语言的统称,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事实上,目前我们高校设置的“中文教育专业”就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是这个专业更准确的名称。因为有人将中文称作汉语言,也有人将汉语言称作中文,所以才会出现两种表述。
就像中医,广义上的中医是以汉民族医学为主体包括其他少数民族医学(如藏医、壮医等),而在日常表达中,却常常将汉医称为中医,也常常用中医狭义指代汉民族的医学。故而有报道称:看过西医不见效果,再找中医看了看,最后又找了壮医和藏医,所有办法都尝试过了,仍不见好转。
跟中医的狭义指代汉民族医学同理,狭义的中文也仅仅是指代汉语言文学。不可否认,虽然“汉语言文学教育”和“中文教育”的名称不同,但不管如何表述,这是两个一样的专业。
福鼎市人事局敢于公开发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不算中文教育专业”的高论,或许是有其底气的。到底是谁给了他们“白马非马”的底气呢?恐怕只有福鼎市人事局自己心里明白了。事关社会公平和正义,我们不妨来抽丝剥茧、一探究竟。
我们要讨论:将第一名的许晓惠从面试名单中删除,谁收益?我们来读报道:“记者从宁德市人事局网站上看到,最终进入福鼎市文化稽查队科员岗位面试的是此次笔试排名第二至第四的三个人。”
——假如第二名和第三名有背景的话,没有必要顶掉第一名。第一名进入面试,未必就能笑到最后。如果真的是第二名和第三名中的某一人有背景,那么让第一名“陪太子读书”也未尝不可。
很明显,第四名有作弊的嫌疑。而从没有资格进入面试,到有机会进入面试,唯一的渠道就是要挤进前三名。按照规定,该批进入面试的考生只有三个名额。这里,问题出来了:必须从前三名中剔除一位,才能满足晋级前三的要求。
第二名、第三名的证书上明明白白写着“中文教育专业”,难以下手;而唯独第一名的证书上写的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确实与招考要求的不同,“白马非马”!——这就是机会: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为什么初审都通过了,复审时才说专业不符,而且汉语言文学教育与中文教育怎么就不一样呢?”这不但是许晓惠的疑问,也是社会各界的疑问。笔者建议纪检监察部门查一查第四名考生的背景。当然,这也只是笔者的一家之言,不足为凭。至于真相,还得请纪检监察部门来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