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条禁令”的实施也需打一场“人民战争”

(2010-03-18 15:19:10)
标签:

十条禁令

暗访督察

河南省高院

法院

人治

法治

群众路线

人民战争

杂谈

分类: 冰点时评

群众的有效监督才是最省时省力的“低碳”监督

暗访督察组不是法治而是“人治”

“十条禁令”的实施也需打一场“人民战争”

鲁开盛

发中国网:http://news.china.com.cn/comment/2010-03/19/content_19639110.htm

发《杂文报》20100330

 

2010年春节过后上班第一天,河南省高院向社会公布了“十条禁令”。为了解各基层法院对“十条禁令”执行情况,从3月7日起,省高院派出6个暗访督察组,深入各法院进行查访:公车接送孩子;上班时间,法院立案庭大门紧锁;因区区小事,法院执行局干部踹倒一位70多岁的老门卫……3月17日,省高院向媒体通报了暗访和对违禁法官的查处情况:目前,濮阳县法院立案庭庭长贺某已被勒令停职检查。(3月18日《大河报》)

http://www.dahe.cn/xwzx/sz/t20100318_1765180.htm

 

河南高院派出6个暗访督察组深入各法院进行查访,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河南法院系统的自身建设,也一定程度上能给人民群众带来好的司法环境。不可否认河南高院的良苦用心,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暗访督察的做法说到底还是属于“人治”的范畴。

在法治的今天,暗访督察组的存在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不要说法院了,任何行业的从业人员都有法律和纪律的约束——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无需讨论的。“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精髓就是谁违反规则就处罚谁,无需上级机关派“钦差”来“暗访督察”。

靠微服私访手段的暗访督察不是法治而是“人治”。要想用“人治”来推动法治,确实是典型的很傻很天真。公物私用,态度不端,行为恶劣等诸多突出问题解决不了,看上去是因为上级机关的监督检查力度和范围不够造成的,其实是因为没有做到行业的自律和法治的他律。

不能说暗访督察没有用,或许会起到十个月八个月的短期震撼,也或许会更长到一年两年。但是,十个月八个月抑或一年两年后呢?暗访督察是运动性的短期行为,这就注定了暗访督察不可能作为工作常态持之以恒下去。

群众心里有杆秤。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的法官在群众的心目中是什么形象,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同样,“十条禁令”执行情况也是当地群众的认知最有说服力。“公车接送孩子”“上班时间,法院立案庭大门紧锁”“因区区小事,法院执行局干部踹倒一位70多岁的老门卫”……诸如此类的行为,难道当地群众碰不到、看不到、拍不到?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一定意义上说,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才是最省时省力的“低碳”监督,既省去了暗访督察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又取得了实效,更是真正起到了顺民意、解民忧、取信于民的多重效果。

“十条禁令”的实施也需打一场“人民战争”。实践证明,“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况且,今日的群众不再是若干年前的群众,无论是文化层次还是法治素养,都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民智已开,今天的我们为何反而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了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