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前班住宿的第一周

(2009-09-06 09:45:25)
标签:

杂谈

成长

独立

果果

集体生活

开学

学前班

住宿

第一周

分类: 果爱上学

   上个星期是果果在学前卡登班住宿的第一个星期,周五下午三点到四点是规定接孩子回家的时间,我没有赶在三点钟去,因为我觉得那会家长最多,可能挺乱的,也不能和老师好好交流,所以我差不多是3点半到的学校。远远看见学前中心门口车已经不多了,估计大部分家长都已经把孩子接走了,班主任郭老师在门口等着。我简单询问了一下郭老师果果这一周的情况,老师告诉我果果很爱动(我都怀疑我听错了),情绪一直还不错,有时候也会说想妈妈,但老师劝劝就好了。果果很喜欢帮助小朋友,就是不太懂得上课的规矩,没关系,以后慢慢就好了。吃饭吃的比较慢,所以最后老师都不得不帮他一下。我问了老师现在大概他们吃饭规定多长时间?郭老师说大概15分钟,这确实比幼儿园时间紧了,看样子回家还得多训练果果。这时候果果被一个老师领了出来,背着大书包,拉着箱子,和按照学前班规定的方法,向老师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说了再见,我们便上车了,果果一路很高兴,问他在学校怎么样,他也回答说一切很好,很喜欢这个学校。

 

  因为学前班周末放学时间早,果果提出想回幼儿园见见以前班上的老师和小朋友,我便答应他等幼儿园放学的时候带他去。等五点十分他回了幼儿园,就像鱼儿找到了水,一路上和小朋友打招呼,最后在教室里玩了半天才肯回家。班上的范老师和李老师看见果果回来都有些喜出望外,范老师紧紧地搂着果果说:我都想你了!我这个当妈的在一旁看着都觉得为老师的真情流露而感动,心里不由多少有了些怅然所失的伤感。。。。。

 

  回到家里,我把果果的书包里发的书拿了出来,一看吓一跳,大大小小七八本书,真是不少。家园练习册里还有密密麻麻的几条需要家长在周末配合完成的“作业”,这个周末光包书皮都要忙活半天了。

 

学前班住宿的第一周

 

 

现在的课本都是这种大开本,和我们小时候的一点都不一样,里面还是彩页的,图文并茂,很生动。

学前班住宿的第一周

 

 

这是他们的识字和经典诵读课本

学前班住宿的第一周

 

 

小汤一和钢琴老师的回课本。

学前班住宿的第一周

 

 

这是常识课的教材,我看了一下,很实用,里面介绍的都是这个年龄段孩子应该注意的生活小常识,习惯,礼貌,安全,甚至认识人民币,很有趣。

学前班住宿的第一周

 

 

这是果小姨和我共同为果果包的书皮,我们不喜欢那些透明的或者是印着卡通图案的塑料书皮,觉得那个既不结实也不环保。最后我们给果果选的这种很结实的礼物包装纸,自己动手包,既美观又耐用,而且还是爱心牌的,决不会和小朋友“撞车”!想来果妈我也有二十几年没干过这活了,没想到水平还行啊!

 学前班住宿的第一周

 

 

这是家长联系本,每周老师都会在上面将孩子本周的情况汇报,家长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和老师互动沟通。

学前班住宿的第一周

 

 

右边英文的是卡登班英语课的每周孩子的情况反馈,也是要家长留言的,俺家分工明确,这部分由果爸直接用英文和外教交流。右边的大本就是上面的家长联系册,这当仁不让属于我的工作。基本上我想表达的意思和我这篇博文里的差不多,只不过写不了这么长篇大论吧。

学前班住宿的第一周

 

舞蹈课发的练功服

学前班住宿的第一周

 

 

夏季校服,(不知道为什么学校选了白色的校服,这也太不耐脏了!)

学前班住宿的第一周

 

 

  周六上午,我看见家园练习册上说请给孩子的舞蹈服舞蹈鞋缝上名字,可是果果带回来的箱子里没有舞蹈鞋。于是我想打电话问问他们老师,班主任郭老师关机了,我便拨通了副班主任陈老师的电话。陈老师是去年从澳大利亚回来的年轻老师,人很温柔细致,我也顺便向她了解一下果果的情况。一番谈话下来便能看出,虽然只有短短五天在学校的时间,但是老师们对孩子的情况,性格,脾气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学前班的老师们都认为果果属于“好动,淘气”型的孩子,这可让我大跌眼镜。要知道果果在幼儿园办里是属于很听话的男孩子,用他们班老师的话说就是:要说果果淘气,那他们班里就没有不淘气的了!后来我渐渐从老师给我反映的她们认为果果“淘气”的一些小事中认识到,这里的老师衡量标准不一样!因为是住宿,因为是学前班(更倾向于小学),所以她们在纪律上要求更严,比如上课时小手要放在桌上,排队时不能说话。。。。。。果果在这些严格的纪律方面可能不能马上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他有时候会忘记,有时候有自己的想法,所以老师会认为他好动。不过陈老师也说果果是很讲道理的,有些他不愿意做的,他开始会不高兴,但是只要你给他解释清楚,让他人为你说得有道理,他还是会照着你的要求去做,而不是一味死犟。我也告诉陈老师,果果是个很有主见,内心世界很丰富很强大,很愿意也很会表达自己意愿的孩子,他绝对不是中国传统意义中那种对老师的话百依百顺的“好孩子”,也不是没有规矩捣乱的“坏孩子”。他讲道理,作为老师,需要多和他沟通,不仅要告诉他有哪些是“规矩”,而且要告诉他“为什么要有这些规矩”,这样他才会心悦诚服的接受并执行。对于果果这样的孩子,更加需要老师的耐心解释和仔细聆听,而不是简单地以表现'好"或者"不好"来对待。陈老师和我在电话里聊了很久,相互就果果的教育交流了意见,我觉得和她的沟通还是顺畅愉快的,也很感谢占用了她周末的宝贵时间和我探讨。

 

 

  说来也巧,周六晚上我的一个同学突然打电话给我说:陈老师,快看北京生活台,在说孩子上寄宿学校的事儿,我好像看见你们家果果了,背着书包,拖着拉杆箱。。。。。。我和果爸赶紧找到生活频道,虽然没有寻找到果果的身影,但是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帮孩子哭得梨花带雨的画面,从宿舍看来应该是他们学校小学一年级的新生入学的场景(他们睡的是上下铺)。孩子们哭的样子各有不同,但是内容和口号基本一致:想妈妈!我赶紧叫上果果来观摩,果果看见这些熟悉的场景,乐了,但是他不理解的是:一年级的哥哥姐姐为什么还哭呢?电视里的专家介绍说,要想上住宿学校,家校配合最重要,家长首先就不要流露出对孩子的可怜,回家后大包大揽。还是要坚持让孩子提前在家里自己的事都自己做,培养他的独立意识,不要学校一个样,家里又是另一个样。我们也正是这样做这样准备的,所以果果很轻松地说:这有什么好哭的,在学校和在家都一样,都是自己的事自己做,都是自己睡觉!我不解地问:那你不想妈妈?果果说:我想,睡觉前就会想妈妈,但是我光想,不哭。。。。。。

 

  听着儿子这么“坚强”的回答,我的心中百感交集,真想把他搂在自己的怀里再也不分开。其实无论寄宿与否,最关键的是要让孩子有安全感,要让他知道无论何时何地他是被爸爸妈妈深深爱着的,送他去寄宿并不是不爱他不管他,而是给他一个更宽广的天地,这样他的内心才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适应新的环境!!!万事开头难,第一个星期果果能在新环境不哭不闹,吃好喝好,基本没有什么大的不适应我已经很满足了,可能老师的要求更高更严格,这也是对孩子好。我自己有时候想想这才刚刚五岁的孩子就有那么多的“铁的纪律”要遵守,那么多“严的要求”要规范,作为男孩子,真的是难为他们呢。我也不由得对果果多了几分怜爱与同情,毕竟我和果爸向他这个年纪是也还在懵懂地傻玩和撒娇耍赖,而他却要离开父母自己承受那些束缚的条条框框。也许这就是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这就是“幼小衔接”必经的磨合过程,试问在中国哪所小学又不是这样严格地要求孩子呢?我又只能不断地安慰自己,这是对他的锻炼,也许半年下来,果果在集体观念,自我约束,等各方面都会有突飞猛进真正像个小学生呢,给他也给我们半年时间静观其变,也期待果果在学前班住宿的第二周会表现得更出色!

 

  就像昨晚电视节目里专家说的一样,对于去住宿的孩子,家长只需要说一句话:宝贝,你真棒!!!

 

(后记:周一再送去时,还是很沉着地和我们再见,没有哭。。。。。。)

 

学前班住宿的第一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