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果爸公司请了一个双语国际学校的校长来讲座,主题就是双语教育.这位校长貌似象一位巴基斯坦裔的美国人,当然她操持着一口纯正的美语,丝毫没有口音.她滔滔不绝地介绍她的学校我就不想多说了,因为那一年7万多的学费可能不是一般家庭能够上的起的,但是她介绍的一些进行双语学习的方法和经验的确引起了我的共鸣.
首先,如果父母双方本来就操持不同的语种,那这样最好就是父母分别坚持用不同的语言和孩子交流.她告诉我们,她自己的孩子已经会四种语言,英语,法语,中文,还有他们本民族的一种流传范围很小的土语(估计就是什么四川话,湖南话的意思).在家里,她和孩子说土语,孩子的爸爸和他们说英语,孩子和中国请的保姆说中文,孩子从来不会弄错.当然,法语是因为他们曾经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生活过一年,那里的官方语言是法语.所以他们家庭的游历使得孩子多了学习其他两种语言的机会,但是父母从小就和孩子说不同的语言无形中让孩子天然就学会了双语.当然,可能我们周围具备这种家庭条件的人不是很多,这比较适合那些跨国婚姻的家庭.
如果父母俩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那咋办呢?
这里最要强调的就是英文说的Routine,翻译成中文用在这里大概就是惯例的意思。举个例子,每天去叫孩子起床,你都坚持用英语说:It's
time to get
up!坚持说一个月,孩子自然就会理解,领会这句英文的意思。这比纸上谈兵的死记硬背要有效得多。可能一次不能说太多,但是常期积累下来,孩子的英语词汇量和运用水平都会有显著提高。
如果有可能的话,每天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说英语,这也是Routine的一部分。比如说每天接孩子放学在车里就是English
Time
.这时候,你可以用英语简单的询问孩子一天的情况,或者听一首英文歌曲,一个英语小故事。时间可以不要长,5分钟足矣,但是要让孩子形成习惯。
另外,运用双语学习的工具,比如说书甚至是动画片。先挑孩子感兴趣的,比如天线宝宝的某一段,中文对白和情节孩子已经可以烂熟于心甚至倒背如流,然后把这一段换成英文播出,孩子即使听不懂对白也能领会剧情,慢慢,你会发现,孩子不光可以直观地掌握英语的词汇,更重要的是学到了真正的表达方式。将来不会像当年我们学习的英文一样每个人见了外国人都只会说一种:How
are you ? Fine,thank you, and you?
最后,也有家长问说自己的英文不够好,有时候教孩子捉襟见肘,很为难怎么办?专家笑了笑说,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学习!谁让你们是父母呢?是啊,做父母的,古今中外都是一样为儿女操碎了心。就说我们自己,不也是为了果果可以学到中文,理解中国文化才这么千辛万苦地“海归”回来。可能等到他在这边上到小学三年级,九岁左右我们又会回美国去让他接受英语环境的教育,因为10岁以前的英文学习不容易将来有口音。总而言之,我们都知道双语甚至是多种语言在孩子今后人生道路上的作用,都在想办法让孩子能够成为世界地球村的人才,让我们从自己学起,从点滴做起,和孩子一起共同进步吧!
(另外,今天是端午节,也是俺的生日,按说是双喜临门,可是一想到病重的妈妈我就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我都故意不提醒妈妈我过生日了,怕她伤心.没有别的心愿了,今年就是希望妈妈能逢凶化吉,少受痛苦,平平安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