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2018-08-03 10:29:35),
《原方组成】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芍药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皮
【现代组成】 桂枝(9克) 芍药(9克) 生姜(9克) 甘草炙(6克) 大枣(3枚) 厚朴炙(6克) 杏仁(6克)
【功用】 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主治】 宿有喘病,又感风寒而见桂枝汤证者;或风寒表证误用下剂后,表证未解而微喘者。
【原方用法】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疑难分析】 原文18条句读主要有哪几种?可分为:
1.“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2.“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3.“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4.“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其主要含义可理解为喘家发作时,可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或理解为喘家,可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一般理解为“发作”较符合仲景原文之意义。因为喘乃宿疾,因外感而诱发时服此方为佳。
【病机关键】 风寒犯表,卫强营弱,肺寒气逆。
【诊断依据】 发热,恶风寒,自汗,脉浮缓,微喘(本证的“微喘”,着意在“微”字上,说明喘证表现轻微,这是辨证的着眼点。若下后大喘顿作,则表明表邪骤然入里,非为本方范围)胸闷。
【鉴别诊断】 以风寒表虚证兼咳、喘者为宜,必见汗出恶风。并以此区别于麻黄汤证的表实无汗而喘。苔见薄白,脉现浮缓,以内无热象为宜。素患喘病,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自汗,鼻塞喘咳者。
【治疗要点】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煎服注意:本方的煎服法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提示分三次温服。加减运用:《临证指南医案》劳倦阳虚感寒,表重于里,症见形寒身热,头痛脘闷,身痛,本方去芍药、大枣、甘草,加茯苓、陈皮。若寒重,加苏叶;咳甚,加川贝、桔梗;痰多加半夏;喘甚加款冬花。
【运用思路】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运用可从病因、病机和功效三方面考虑。
从病因分析:包括风寒外感,正气内伤,痰饮内伏三个方面。以腠理开泄,肺气上逆为病变特点。在表为风寒外袭,营卫失和;在里为表寒犯肺,脾肺受损,痰湿内盛。
其病机可以总括为:风寒外袭,营卫失和;表寒犯肺,肺寒气逆。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功效有三:调和营卫,解表祛邪;调理脾胃,助正驱邪;止咳化痰,降气平喘。
其中桂枝汤调和营卫的机理在于:辛温解肌,以祛卫分之邪;通阳助卫,滋阴敛营,以固表和营;和中助正,以调营卫生化之源。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临床运用思路:
1.素有咳喘,新感风寒之邪,引起太阳中风证而致咳喘复发或加重者;
2.素无喘疾,新感风寒,表邪内迫于肺,病太阳中风兼咳喘胸满者;
3.本病太阳中风或伤寒,因误治、失治而致正耗邪陷,表证不解,伴有咳嗽、微喘者;
4.素体虚弱或大病、久病正虚,而病风寒表证兼咳喘者;
5.外感表证,迁延日久,兼咳喘,痰白且多者;
6.本为外感咳喘证,表解咳喘迁延不愈,并兼自汗出者;
7.无论表证有无,由于肺脾失调,咳喘痰湿内盛者;或无论表证有无,由于阳气虚耗,痰湿偏盛,肺寒气逆者。
总之,临床应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辨证标准是:咳嗽、喘息、咳喘相兼,汗出、发热、恶风寒、痰多色白,舌质淡红,舌苔白润(含白腻、白滑、薄白),脉浮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