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上世纪50-80年代的济南莱芜

(2023-03-15 09:14:19)
标签:

文化

教育

历史

健康

分类: 家风村风与历史及文物古迹
上世纪50-80年代的济南莱芜

挖史

2022-02-22
历史领域爱好者

老照片中的历史
【转载】上世纪50-80年代的济南莱芜



1959年 李成美摄

莱芜县赵庄铁矿工人们正在进行分级选矿。

【转载】上世纪50-80年代的济南莱芜


1959年 艾传盛摄

莱芜县播种的2300多亩大姜,普遍生长良好。这是高庄公社社员们正在大姜地里追肥。

【转载】上世纪50-80年代的济南莱芜


1959年 艾传盛摄

社员们正在搬运晒干了的麻秸。

【转载】上世纪50-80年代的济南莱芜


1960年 武华摄

寨里公社剥麻采取了手工和机器剥制相结合的办法,加快了剥麻的进度。这是辛兴生产大队辛兴生产小队的社员使用莱芜铁制剥麻机在剥麻。

【转载】上世纪50-80年代的济南莱芜


1978年 岳国方摄

莱芜县辛庄公社郭家沟大队社员在抗旱点播花生。

【转载】上世纪50-80年代的济南莱芜


1960年 陈立业摄

盛产生姜的莱芜县矿山公社社员正在生姜地里追化肥。

【转载】上世纪50-80年代的济南莱芜


1961年 徐庆福摄

莱芜县矿山公社东汶南生产大队第三生产队的社员在生姜地里搭草墙遮阳,以保护姜芽出土。

【转载】上世纪50-80年代的济南莱芜


1963年 陈之平摄

矿山公社迎仙门大队第七生产队队员在收麻。

【转载】上世纪50-80年代的济南莱芜


1964年 陈立业摄

矿山公社小曹村大队第三生产队社员在收生姜。


【转载】上世纪50-80年代的济南莱芜

【转载】上世纪50-80年代的济南莱芜


汽轮机电车间内景。 1976年 吴增祥摄

新建投产的莱芜电厂共安装三台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12万5千瓦双水内冷发电机组,总容量为37万5千瓦。全部设备都是我国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自己安装的。

【转载】上世纪50-80年代的济南莱芜


1984年 王新著摄

地处山区的莱芜市颜庄公社柳桥峪大队利用当地盛产山楂的有利条件,建成一座食品加工厂,既安排了剩余劳力,又增加了社员收入。该厂自1983年9月投产以来,已生产山楂罐头9万多瓶,山楂片130多吨,获利5万多元。

【转载】上世纪50-80年代的济南莱芜


1985年 王新著摄

莱芜市出现了以牛泉镇、毕毛埠、鹿毛埠、大庄为中心的兔毛市场,有大小收购点100多处,最高日成交额达30万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