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鸭子遇见死神》:让孩子们懂得死亡的优雅

(2013-10-25 13:27:06)
标签:

鸭子

死神

绘本

新蕾

死亡

文化

分类: 书能载道

 

http://s9/mw690/001nRB0vgy6DHjtXZtCf8&690

 

看到书名时不禁笑了,鸭子,这一样子极为滑稽的小家禽,不是常要与死打交道吗,可这会儿怎么却突然感觉滑稽中带有一股肃穆的气氛?

 

翻完这一册绘本,心情很平静,它的上色和构图都很讲究,素朴的色彩、简单的角色、沉默的对峙……都使翻书者在安静中翻到了自己的内心。书中出现的鸭子,只不过代替了人世间的生命体,它从书里甫一出现就只是鸭子的模样,关于鸭子的习性,也只是提到去河里游泳这一情节。画者之所以把书中主角以鸭子形象示众,大概照顾到孩子们最喜闻乐见的小动物,还有便是在造型上与“死神”拉开距离,两者对比因而显得更加明显。

 

鸭子遇见死神时,吓了一跳,不过立即安静下来,它邀请不习水性的死神一起游泳,并用自己的体温给死神暖身子。鸭子不怕死神,反而将他当作朋友一样看待,将死神带到树上,俯瞰它最钟爱的池塘,鸭子忽尔有些忧伤起来,“没有了我,池塘会很孤单的。”可是死神却对它说:“等你死了,池塘也会陪你一起消失。”不管怎样,鸭子和死神相处了好几个星期,终于在寒冷来临时死去。雪花飘落在鸭子的尸体上,死神托起尸体,将它放入水中送它上路。结尾时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他(死神)站在河边,凝视着鸭子的身影。当它从视线中消失时,死神也不禁难过起来。但,这就是生活。”

 

是啊,生活无可辨驳。我们常对一些善良之人遭受生活的欺骗或身患重疾而感到愤愤不平,但,这就是生活。死亡与灾难降临时,没有人会不恐惧,于是回想起从前岁月,一百个后悔、一千个后悔一溜儿从心里涌现出来。这就如同鸭子爬上树俯瞰那面池塘,它看到的是自己从前的岁月,所以就感到惋惜起来。可是死神劝它不要难过,等它死后,池塘也会跟着消失——这不就是主观意识主宰客观世界的理论吗?死亡看似简单而粗暴,可到了这儿,突然变成了鸭子的优雅。一只鸭子没有贪恋自己短暂的人生,而是从容直面死亡,它没有太多忧伤,相反,总是宽待他人——即使对方是要取自己性命的死神!

 

画家本人也在序言里对小读者说道:“生命与死亡是一对密友,没有生命就没有死亡,而缺少了死亡,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他说这书不只是写给小孩子的。我估计孩子看不懂,最多只会对鸭子和死神的造型感到好奇。小孩子们对于大人的死,总会有一个认识上的成长过程,他们常被骗说:死者去了远方旅行,而不懂得这个旅行只是单程,没有返程安排。而大人不必要直面解释,最好的方式就是给他们讲故事。

 

面对死亡,大可不必过度悲恸,它象征着你的生命告一段落,属于你的努力到此结束,你对所有人及这个社会的价值也已经体现,没有人能躲得过死神的追捕。这也是德国画家沃尔夫·埃布鲁赫通过他的作品所要告诉孩子们的道理。他使用粉笔画技巧娴熟,轮廓勾线也异常流畅漂亮。鸭子和死神的造型,一个比较趋向于人形,一个则挺着颀长的脖颈,丝毫没有在死亡面前忍气吞声——这支长长的脖颈也代表着高贵与优雅的姿态吧。骷髅头造型的死神也并不可怕,他俩在画面上都显得很沉默,像是在对话,可是嘴巴都没有张开。这种沉默对峙的场景,产生了一种肃穆而端庄的沉静,而使我们得以翻完此书的动力也来自于这股沉静,以及我们对死亡的尊重。

 

 

书名:《当鸭子遇见死神》

作者:(德)沃尔夫·埃布鲁赫 文/

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译者:陈科慧

定价:29.00

装帧:精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