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关道上话古今

标签:
杂谈旅游历史 |

中午从君山出来后,走湖区的二级路去荆州,行驶约六十公里后到达华容,想起三国演义里曹操被火烧赤壁失败后,逃跑的路上在华容道中了诸葛亮的埋伏,戏文中曹操在逃跑中只听得一通鼓声,山后险要处闪出一员大将乃是关羽,曹操在绝望中苦苦哀求,关羽念情义放了曹操。现在看这华容道在洞庭湖区,只有河沟港汊,更无险要山谷,也许是罗贯中写小说的艺术虚构。当晚就在华容县酒店早早歇下。
第二天早上从华容出发,查导航走县道竟比国道或高速距离和时间要少一半,二十五公里后就到达湖北省石首市,在小河口上了车渡船过长江。我很奇怪,中国是造桥大国,长江上到处都建起了大桥,柳江上的桥就更多,有桥梁博物馆之称,国内的江河上公路干线早就取消车渡了,只有海南岛的琼州海峡还保留车渡滚装船,我开车多年都没有过车渡了,想不到今天长江上还保留有车渡,也许是支线公路的原因,简直是交通历史上的文物,今天来重温一下车渡的感觉,过一把车渡瘾。
在小河口渡过长江以后,要走好几段县道才到荆州,路面还算平,就是路窄一点。荆州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郢(ying)都,荆州古城坐落在长江边,还保留着完好的古城墙,荆州长江大桥从这里跨江而过,十分雄伟。三国时期这里的故事很多:刘备为了找一个根据地,向刘表借荆州,后来成为自己的军事、政治重要城池,并由五虎上将关羽镇守它,以后就有了“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这句话,后来东吴的大将陆绩将关羽调虎离山乘机赚取了荆州,于是又有了“大意失荆州”这句成语。湖北的公路两旁的树木非常棒,行驶在路上赏心悦目。
荆州到襄阳有两百公里,二级路双向四车道很漂亮且不收费,行驶在上面优哉游哉更能体会古代武关道的风貌,路旁并行的是二广高速公路,由内蒙的二连浩特到广州的路,我觉得只有赶时间赶路程的时候才走高速,我们出来玩的又有时间还能看风景,走二级路很合适。
上次我们住在襄阳古城西门外的一家酒店,标准间160元,出门就可以登上古城墙游玩很方便,城墙没有西安的那么规整,襄阳有山有水,城墙随地形略有弯曲,但是它的护城河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滔滔汉江就是它的护城河,古城北面临汉门外就是汉江,东西城墙外利用自然河道,再加上人工引进汉江水形成又宽又深的护城河,古城的南面是高山,这座城池千百年来固若金汤,被称为“铁打的襄阳城”。
清早起来早餐后沿着古老的武关道向秦岭进发。不久河南的内乡、邓州都到了身后面了,很快到了西峡县,这里处在秦岭山麓下,秦岭在这里有一个豁口,成为武关道进入秦岭的一个关口,我们沿着312国道从这里进山,312国道从上海到新疆,是中国东西方向一条很长的公路,我是第一次走这条二级路过秦岭,头脑里总是觉得秦岭路很难走,“难于上青天”,原来以为是山路曲折盘旋,翻山越岭,其实想错了,312国道在山谷中前行,虽有弯曲但不用翻山,路旁是绵延的丛山峻岭,植被覆盖郁郁葱葱,很多路段是双向四车道,大车很少,行驶在路上非常惬意,这是一条旅游之路,观光之路。武关道作为一条古代的军事、经济交通要道,那时军队行走和辎重车马要从这里通过秦岭是没问题的。
东汉末年楚汉相争,刘邦和项羽相约谁先进咸阳谁做王。项羽战河北巨鹿,那里是秦将章邯带领的的主力,巨鹿之战打得很激烈,但项羽勇猛异常,司马迁在《史记》里是这样记载的:“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还心。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项羽打下的每一个城池,全部屠城,不留一个活口,后来所打的城池秦军害怕屠城,都拼死抵抗。等到项羽把他们一个个都消灭,然后率兵走大路,再打下函谷关、潼关进入关中时,已经晚了一步,刘邦早已驻军灞上。再说刘邦战河南,没有与秦军主力交战,虽然在南阳也遇到一些守城的秦军,但是他实行优待俘虏政策,给降将保留职务,让降将引路,走小路入武关,遇到守关的秦军做好约降工作,“诸城未下者,闻声争开门而待”,这样刘邦的军队就顺利通过秦军层层把守的武关道,率先进入关中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可见刘邦比项羽棋高一着。
现在通过秦岭里面的武关道,不光有312国道,还有从上海到西安的沪陕高速公路,只是高速路建在秦岭的山腰上,开凿了众多的隧道,架设了数不清的高架桥,不再占用宝贵的谷底平地。而我们行驶在312国道上,在秦岭里面只通过了一个隧道,在武关只有一个收费站ETC仅收了5元钱通行费。前面就要驶出秦岭北面的山口了,眼前豁然开阔,那里就是八百里关中平原,我们已经从中国南方到了北方。蓝田县就在秦岭的玉山下,古代又称蓝关。有歌词;云横秦岭家何在,登上秦岭望秦川。当天下午我们平安到达了西安小区孩子的住所,结束了武关道旅行,开始享受一段北国的凉爽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