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5年自驾车沿关中环线游秦岭

(2015-11-18 17:00:02)
标签:

行万里路

http://s2/mw690/001nRzCIty6X6c0FSAFf1&690

 上午9点开车出西安城,沿西三环南行,车虽多,但路上没有红绿灯。车以时速60迈向南畅行约20公里,到达关中环线。从关中平原来到高大雄伟的秦岭山脉下面,眼前突然一亮,有一种两重天的感觉。秦岭上空由于植被很好,呈现蓝天白云;对比之下西安市上空,由于人口众多等诸多因素,导致空气污染大,天空是灰黄色的PM 2.5雾霾。关中环线东起蓝田,向西经过长安、户县、周至,到宝鸡的西岐。这是一条旅游观光线路,在这条路上驾车能让人感受秦岭的壮美。


http://s12/mw690/001nRzCIty6X6c4qwFJ8b&690

   秦岭终南山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历代有高人隐居,唐代的李白、王维都是终南山隐士。坐落在终南山怀抱里的楼观台是中国道文化的发祥地。周朝著名的哲学家老子在这里宣讲《道德经》,这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辩证法理论,道德经里提出了“道法自然”的宏论。

http://s6/mw690/001nRzCIty6X6c9lmn355&690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道生万物”。万物都是遵循自然规律而生存的。我们站在楼观台上极目秦岭,游兴盎然,偶成一联,上联:漫步终南山且看紫气东来西去;下联:拾级楼观台品味老子道法自然。横批:与你品道。


http://s13/mw690/001nRzCIty6X6ceoq164c&690

   在楼观台里练太极,品悟“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感到别有一番情趣。楼观台门票120元;其中进终南山森林公园60元、然后再进讲经台60 

http://s13/mw690/001nRzCIty6X6ckCPO47c&690
   中午开车从丰峪口进了秦岭,穿过秦岭的210国道(包头到南宁),又称西康公路(西安到安康),沿着沣峪河在秦岭山沟里曲折盘旋,现在已成了一条观光公路。节假日国道上小车络泽不绝。路面很窄,停车的地方小,收费为10元。


http://s14/mw690/001nRzCIty6X6coBe4B2d&690

人称秦岭72峪,就是山谷里流出来的小河沟。西康公路边的沣峪小河里有很多人来旅游消夏,他们打牌、烧烤、玩水……古时候的交通驿路和栈道就是沿着这些河沟修筑的。


http://s1/mw690/001nRzCIty6X6cup1Ti00&690

沣峪河的水很清,只有秦岭里才有如此清澈的水,在西安难得见到。但是,瀑雨天气里千万不能在此逗留,不久前电视台报道过;山洪瀑发,来势凶猛,数秒钟就把人冲走。因为山洪下来是很快的,人们往往避之不及,瞬间就被冲走。因此大雨天不能在河沟里玩耍的。


http://s2/mw690/001nRzCIty6X6cyESxr51&690

下午,沿着关中环线返回,到了南五台山镇,远看是高耸的南五台山,南五台镇就在山下,一条从山里流出来的清溪曲折穿过街中,很有一点像王羲之在兰亭序里写的曲水流觞的味道;古香古色的建筑彰显了它的历史。景区有大门,是免费进入。


http://s6/mw690/001nRzCIty6X6cBWvjf25&690

南五台山上有数座山峰,上面有庙宇,有简易公路上山。据当地人说步行登山约需半天时间。与此山同名的有山西省北岳五台山,那是一座非常有名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北宋的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流传很久。抗日战争时期五台山僧人还俗抗日,战后又回到寺里的故事也很感人。这里的南五台山以秦岭的雄奇壮美与北岳五台山相得益彰。


http://s2/mw690/001nRzCIty6X6cGhOO581&690

秦岭在地理上非常有名,终南山牛背梁分水岭是中国气候南北分界线。北面是黄河流域,南面是长江流域。如果从包茂高速公路终南山特长隧道进去,穿过182公里长的隧道后,那么就是从中国的北方到了南方。除了终南山,秦岭还有众多的名山。如首阳山,那是周朝的伯夷、叔齐采薇吃野菜,不食周粟的地方;还有海拔3000多米的太白山,是唐朝大诗人李白诗里写的:“难于上青天”的太白鸟道……不胜枚举。

 下午我们从翠华山农家乐吃了烤鱼后,开车返程,沿着雁引路向北,上了西安东三环路,回到城北小区的家。

                            良志     志英摄影

                                    2015.11.7 于柳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