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雄的年代 ——浅谈电影《特洛伊》中的英雄形象

(2008-07-11 14:51:56)
标签:

娱乐

英雄的年代

                                  ——浅谈电影《特洛伊》中的英雄形象

英雄的年代 <wbr>——浅谈电影《特洛伊》中的英雄形象

很早之前就像写点关于《特洛伊》的东西,不仅仅是是为了这电影而写,更多的是《伊利亚特》中那两位不朽的英雄和他们的宿命。

这是阿基里斯的年代。或者平凡幸福的过完一生,被儿孙所铭记;或者轰轰烈烈的为荣誉而战在战场上牺牲,被历史传颂。阿基里斯选择了后者,选择了一个天生的战士一个英雄该走的路。注定,他的英勇会被后世传颂,也注定了悲怆的结局。传说他是特洛伊战争中唯一一位半人半神的英雄,他的力量和勇猛使他战无不胜。这个个人虚无主义的信徒,他的战斗并不是为了夺回海伦或因为希腊人的荣誉,同样他也看不惯阿伽门农的跋扈和这是场个人欲望引发的杀戮。在弥漫着尚武气息的古希腊时代,他的战斗为了纯粹的荣誉和青史留名。《伊利亚特》里面阿基里斯因为阿伽门农夺走了自己最宠爱的女奴而罢战,到最后阿伽门农亲自来道歉他才同意参战。电影中将女奴改编成阿基里斯深爱的女子,同时也是特洛伊的王室女子。为了这个女人阿基里斯差点挂帆回家,阿基里斯临死前对爱人的表白中说自己打了一辈子仗,是她让自己找到了宁静。更为这个伟大的战场英雄添加了几分人性的柔情和宿命的悲哀感。当表弟(《伊利亚特》里面是他的挚友)被赫托克误杀后愤怒是他变成了没有理智的野狮,再次穿上战甲的他愤怒的杀死了赫托克王子并凌辱他的尸体,这表现出阿基里斯天性里的残忍,但同时也表达出他对弟弟的爱。当特洛伊国王亲吻着他的手来要回儿子的尸体时,阿基里斯对这赫托克的尸体哭了,坚强的战神终于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流下了眼泪。为了自己爱的人他躲进了木马中,单枪匹马在特洛伊中寻找她的身影。当帕里斯的箭射中“阿基里斯之蹱”时,我们感受到的不只只是悲怆和惋惜,更多的是被这个男人的爱所打动。电影《特洛伊》确实将阿基里斯所造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传奇英雄。

这是赫克托的年代,一位伟大的将帅。这位勇敢、重情、缜密的英雄,是电影中最完美的人物形象。他外表刚毅坚强内心充满慈爱和柔情,这样符合主流英雄标准的人物更容易为我们所接受。他不是尚武精神的代表,也不过于相信神灵,他是爱和勇敢的化身。面对弟弟的过错他毅然担负起责任,面对年迈的父王和特洛伊的人民毫不迟疑的穿上了战甲,率领着自己的子民和斯巴达人英勇作战。战斗开始时他可能已经预感到这场战斗的失败,因此他珍惜和妻子、儿子在一起的每一分钟,争取给他们最多的爱。他看不起弟弟的懦弱但在危急关头还是挺剑救了自己的兄弟。当误杀了阿基里斯的表弟时,看着那具太过年轻的尸体,赫克托献出自己的内疚和不安。他痛恨杀戮痛恨战争但为了特洛伊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他不得不战斗,这是一位具有浓厚悲剧意味的真英雄。对国家的热爱,对兄弟的护爱,对妻子和儿子的慈爱,对人民的仁爱,使赫克托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侠文化惊人的相似。当阿基里斯要来决战时,他和妻子告别并告诉妻子带领人民逃亡的路线,随即释然的走进战场,只求双方能尊重对方的尸体。这位英雄的人文主义光芒在死前的一刻达到了顶峰,明知必输但身为一个男人、身为一个王子,身为一个战士,他必须按照英雄的宿命选择去尊严的战斗······

古希腊时代,是一个属于英雄的年代,这个年代每个英雄都有自己的宿命,尽管这个宿命可能充满着悲哀,但他们选择了,并且坚持了,在他们被烈火燃烧的时候注定他们的名字将不朽。

电影《特洛伊》是一部大明星大投资的经典好莱坞模式下的产品,电影虽然气势宏大、场面夺人,但不足之处着实也不少。首先特洛伊是一场古希腊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持续了10年之久,但在影片中这场战役好像只打了15天左右就完了。电影的大量笔墨放在阿基里斯和赫托克身上,剧情也显得生硬苍白,与其说这一一部规模庞大的古代战争片不如说这是一部英雄人物传记片。当然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海伦的扮演者真的不怎么好看,传说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斯巴达的几位长老议论为了一个女人不值得打十年仗,此时海伦从他们身边走过,几位长老看呆了随即改口道再打十年也值得。就这位电影中的海伦来看远没达到这个杀伤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