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民间读书会发展交流大会
昨天,4月12日,首届民间读书会发展交流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主要由同道读书会赵聚和一起悦读石恢筹备,我作为大会筹备组和报告写作组成员参与其中。从年前我们十几家读书会代表第一次相聚,到昨天大会结束,我虽然没有像赵聚和石恢全身投入,但经历种种感慨颇多。
这次两百多人的大会成功举办在我看来是一个小小的奇迹,从想法到事实,中间有太多次夭折的可能。但最后大家还是聚在了一起,得知有这么多彼此相似的人在做相似的事,这些人从广州、从沈阳、从深圳、从贵州就这么相遇在这个时空,像是变了个戏法。
我的欣喜源自于这次活动的自发性,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民间的生命力。虽然活动的主办方、承办方借给了我们高大上的头衔,但实际过程却是一群有相同想法的草根在操作。从专业的眼光开看,这次大会很“民间”:没有邀请媒体;嘉宾、主持人友情出场;负责会场工作的是一群读书会成员志愿者;因为要现场写胸牌,签到时候来宾会排队等候;虽然会场在地下一层通风不畅,但是免费提供的场地……看不到功利色彩的相聚总会让我感动,没想到大家真的就来了,而且是从其他省市赶来。
我不知道如何定位这次大会,没有行政力量、没有经济动因,因为相似,一群人就跨过祖国的山水和北京的交通聚在一起。这算不算是一次公民行动呢?没有经济、政治诉求的行动应该也是公民行动吧?而且很可爱。
大会上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贵州安顺的人大代表姚晓英老师的发言,她说到政府现在在大力推广阅读,图书馆和书籍的配备已经成为工作考核之一,现在孩子们缺少的不是图书而是陪他们读书的人。因为我现在在教育NGO领域工作,所以格外敏感这样的信息。中国的孩子需要什么,中国的教育需要什么,我们不能以己度人地付出,而是真正地去了解现实诉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