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毕业照

(2013-06-28 22:54:20)
分类: 随心而至

毕业照

 

 

    2013年6月26日7点半,我们学校开始研究生毕业典礼,此刻我所乘坐开往山西的动车已经开出二十多分钟。6月26日和27日两天,学校和学院分别举行毕业仪式,而我在千里之外的山西。

    说实话,我并不遗憾错过了典礼,我不喜欢任何典礼,无论是毕业还是结婚。但现在让我难以释怀的是,今年我是两位导师唯一穿红袍的毕业生,也是我第一导师的第一个博士毕业生,我不喜欢照相,但没能穿着博士服和他们照相将是我永远不能弥补的遗憾。

 

    这次去山西出差,调研了四所学校:风陵渡中学、芮城中学、七一小学和原村联校永乐小学。第一次参加调研活动,触动很大,受益颇多。由于芮城县教育局杜局长一路陪同,调研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并不是我想象中的“小扣校门久不开”的情景。

    同行一个学妹参加过很多次调研,本科又学“公共管理”类专业,一路上向我介绍接站规格、座位尊卑(包括会议就坐和轿车就坐)、行政级别等等等等,听得我是瞠目结舌,深感我的无知,她推荐给我两本书《政治学原理》和《公共礼仪规范》。我算得上是老庄的粉丝,对政府机构臃肿又是一贯偏见,从未想过今后会和这些如此亲密地接触。然而,学妹说的也对,不通过行政手段,你凭什么踏进人家学校的大门。还好,我已不那么鄙弃俗礼,能做些具体的有意义的事情便好。既然承认了“水至清则无鱼”,我也算是开始成熟了吧。

    四所学校中,芮城中学和七一小学位于城镇,风陵渡中学和永乐小学位于乡村。教育均衡已提出多年,调研过程也能感受到芮城县教育部门的努力,然而当教育的城乡差距除此鲜明地呈现在眼前,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经常出现在我文中的“不公平”。所有的不同,仅仅是因为一个人的出生地,这理由简单得让人心疼。

    我一路走到现在,自私无比,从未试图理解过他人的处境。一面虚无地赋予一切“无意义”的平等,一面抱定“目的论”妄图改变命运。我还是太顺利,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的盲目自信,过度相信努力的意义。只有当样本是数以千计数以万计时,我们用“无奈”来形容命运,才显得不是那么得“为赋新词强说愁”。

 

    和同行北大教育学院的刘云杉教授聊天,谈到通识教育,她认为目前的通识教育主要有两种,一是重回经典,一是泛泛而谈,她赞同前者。我目前还是觉得通识教育应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观点,而不是由老师决定哪些是经典。我隐约感觉到这种“一视同仁”有某些不妥,但还没能想清楚。在思考的道路上,我走了太多的路,为了不带偏见我永远都在浅尝辄止,这也是我陷入虚无的原因。

    我曾嘲笑宗教依凭的是盲目相信,然而似乎活下去也只能如此。人没有必要苛求自己“一碗水端平”,“亲疏远近”才是人之常情。我问朋友,如果手里只有一把“糖果”,你不能给所有人,该怎么办?我以前的答案是把糖扔掉,谁也不给,这样大家都很公平。这种想法渗入到读书的过程,便是我总想看完所有的观点,又不能相信任何一种观点。也许我应该像刘教授说的那样,看自己喜欢的,把自己喜欢的看透,触类旁通。“偏爱”或许不是我原以为的可怕,做“具体的事爱具体的人”,这才是只有短暂生命的个体应该的状态。

 

    在山西,我第一次看到挟卷泥沙的黄河。似乎是因为还未从草原的震撼中苏醒,我并不如同伴的感受强烈,但也确被吸引。更觉触动的是沿河道路旁边废弃的窑洞和破败的瓦房,我总忍不住地想它们的主人去了哪里,是生活条件变好了吗?不过,我的手机只拍下了黄河弯的模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梦已成真
后一篇:新生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