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身份的焦虑》读书会主持反思

(2012-08-25 21:00:24)
标签:

杂谈

分类: 具体的讨论

《身份的焦虑》读书会主持反思

 

 

    今天下午,我们举办了第二次的读书会,有43人参加。这次读书会的流程和上次不同,也想看一看哪种效果更好些,因为上次有朋友提议应该多给大家一些发言时间,我们这群人很多在生活当中都很少能找到可以谈话的对象。一个关于哲学的读书会活动能有那么多人参加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活动中大家讨论很热闹,一直持续到五点结束,本打算留下半个小时让大家互相认识的时间也全用来讨论了。

    从大家参与程度这个角度衡量,这两次读书会都应该算是成功的。这两次活动明确表示主讲人是读书会的关键,一定要有足够的阅读量,并且要有充分的准备。这次罗贲准备的很好,还做了PPT,可惜的是他的苹果电脑和咖啡厅的投影仪不合拍,没能给大家放映出来,有点遗憾。以后得注意设备的问题。而且这次我们四个都没有带相机,上次有陈家坪老师帮我们录像,这次是几位参加活动朋友帮忙拍照,以后需要注意这些硬件方面的准备。

    和上次活动相似,这次活动也有不和谐音符出现,本来读书会在网上发起大家彼此并不认识,所以遇到一些说话风格不太一样的人也不奇怪。我本人而言,并不排斥有这样的人来参加活动,本来我们读书会的愿景就是希望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但作为主持人我应该吸取这两次的经验,学会在这种集体活动中怎么控制话题和发言来照顾大多数人。我也在纠结这个问题,我们可能是很多人眼中的异类,而这些人又是我们眼中的异类,也许真的是人以群分需要相似才能聚在一起,我们没有办法完全做到接受每个人,但要去尊重每个人的观点,希望所有人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谈话者。

 

    对会议流程的总结:

1.主讲人自我介绍。这个环节不够完整,原因在于活动开始的时间是在1点半,但时间到了,人没有来齐,只好让两位主讲人先和大家交流,后来大家陆续到来我忙着签到,没有顾上开场,主讲人就只好继续讲座了。迟到这个问题是办活动最常见的,暂时也没有什么解决办法。但我认为应该坚持准时开始,希望慢慢地来参加活动的朋友都能更好地遵守活动时间。

 

2.主讲人开讲。这次罗贲的讲座挺不错,和上次相比少了一些专业内容,讲述也更加自然,容易和参加活动的朋友交流,而且他准备很充分认真,值得表扬。主讲人是读书会的核心,这个一定要谨记。并且要选择好要读的书。我们希望进行通识教育和自我教育,就不能太学术,要考虑到大家的接受程度,但也不能没有深层次的内容,这次选的书就不错。

 

3.提问和讨论。这个环节成了今天除了讲座的全部内容。虽然是想试试不做约束大家畅所欲言的感觉,但是后来参加活动的朋友反馈,还是应该举手发言,时间限制在5分钟左右。这次主持人当得要比上次轻松,因为作为串联全场的任务取消,主要只需看下时间进度,但是这样的弊端,就是没能把握好节奏,很多次跑题很远。但是我在想一个问题,我们的读书会到底是要讨论出一个共识,还是让大家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就好?我还需要时间和经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3.与会人员自我介绍。这个环节缺失,本来说大家发言之前先自我介绍,但大家都是只发言不介绍。没有留出单独自我介绍部分,主要因为来的人很多,一一介绍的话时间有限;另一方面,我想也许有些人会喜欢保持沉默的舒适感,但我不知道那样不会不冷落到他们。

 

4.讨论话题。这个环节也缺失。本来想把“8月19日抵制日货”的事件作为时事热点来讨论的。因为有参加第一次活动的朋友说,我们表达对世界看法的过程就是实践哲学的过程。我同意这个观点,但是这次一没有时间,有点小遗憾。

 

5.自由交流。本来是想留出半个小时的,但时间到了大家还很积极地发言,我提醒了下时间但是没有结束讨论。有感觉这个交流还是必要的,不过实在没有时间我们可能要依赖群里的聊天彼此熟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后一篇:最扫兴的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