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而为奴

(2012-01-17 05:46:21)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心而至

生而为奴

——集体名词这双皮鞋,到底是什么让个人削足适履?

 

 

“大皮鞋,呱呱叫。上火车,不买票。”这是很小很小时候大人教会的顺口溜。现在看来,无论这“大皮鞋”代表的是权力崇拜还是金钱崇拜,它都算得上是让某些东西可以耀武扬威的最通俗易懂的奴化启蒙。

 

 

对于教育,我一直有一种暧昧不清的情愫。一方面,我坚决支持开启民智;另一方面,我却认为教育就是那把最锋利的刀。或许这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更好更人性化的教育方式的原因,或许教育的本质就是驯化。

 

我们从未真正受到过关于“平等”的教育,直到现在,我还时常自动运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洗脑程序。是的,“向上”,“向上爬”,这就是很多人对“知识改变命运”的全部理解。当我们把所有钱能解决的问题(饥饿、寒冷、缺医少药)变成了钱不能解决的问题(空虚、冷漠、无病呻吟),或许我们真的进化为马斯洛等级中更高级的动物。而作为更高级的“爬行动物”,我们似乎并未接受过关于“幸福”的教育,大概是因为根本没有人知道什么是幸福的缘故。

 

 

偶像剧在结婚一刻的戛然而止,家庭剧关于生活的各种纷争,如果说这些造成了关于婚姻和家庭最初的负面印象,那么至于婚姻的生物学功用我还能坦然接受,而家庭的社会学功用让我彻底对人际关系无感。

 

这几年“剩男剩女”的造势运动和各种婚恋节目的大张旗鼓,不难看出国家对于“逼婚”的默许态度。相比教育,家庭是更有针对性的监管单位,也是最根本最有效的维稳手段。所有热血青年制造的社会矛盾,都被柴米油盐和“醋”的人民内部矛盾所取代。这种内部消耗也就罢了,其精华却可以升华为株连和连坐。所以,文革什么的思路绝对正确,只可惜社会文明变成狗咬狗的耽耽相向,其正襟也危坐,其衣冠也禽兽。

 

 

家庭之上集体名词大多都异曲同工,国家现在成了我越来越不待见的词语。小时候我最喜欢看《地道战》、《地雷战》,还记得那时看过一部很长的小说叫做《欧阳海之歌》(我其实很少看长篇)。直到现在只要看见人们万众一心保卫什么我就会哭得唏哩哗啦,那个感动啊。但再琢磨琢磨,那些鼓动一拨人侵压他人的感情和那些唤起另一拨人反抗他人是不是都叫做民族自豪感?

 

 

国家迟早是要消失的,而政府估计会伴随人类历史直到最后。政府其实不是个什么好东西,它就是为了处理最糟糕的情况才存在的。是为了以正义的名义惩罚那些杀人越货者,是为了迫人行善征税收以安置无家可归者。

政府就应该是社会的下水道,把危及生命的问题处理干净,而政府职员不过是另一种环卫工,鉴于要处理的事情更污七八糟,工资可以高点,地位就免了。也别成天歌颂来赞扬去的,坐式马桶可能要比蹲式马桶贵点,也是人在上面的不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五颗石子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