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
这几天总有点似悟非悟似醒非醒的状态,一时间觉得自己生活着,一时间又掉入虚无的状态。很多很多有道理的名言警句中,突然有那么几条蹦出来然后又飘回去。似乎明白为什么我们总是期待智者的出现,而智者的出现却又好像始终与我们无关。原来所有的道理我们都已经知道,只是因为还未曾经历,一切都成了为赋新诗的愁,可以言说可以宣泄,却始终隔着年少这件衣物,未能在内心深处留下烙印。
当看到五道光合作书店关闭的消息时,回想到的是那次和你一起并肩坐着看书,而不是自己在书架前驻足流连,突然间发现我也开始有了回忆。不是有个说法吗,回忆越来越多便说明人已经老了,于是我开始想到霍营的城铁站,第三极的玻璃窗,凤凰岭上的太阳,本科第一次和室友一起过生日的蜡烛,高中时我妈来看我的身影,姥爷在阳台裁好装订草稿纸,高中第一次回家主动打扫卫生时我爸的表情,初中时姥姥坐在院子里给我削柿子,拄着拐棍没怎么说过话的奶奶,那只在总跟在她身边被我叫做“小狐狸”的金黄色的狗……
然后我觉得自己真的存在过,原来记忆也需要人来人往才显得真实,才不会害怕一旦自己死去就什么都不曾发生。我开始慢慢体会融入生活的感觉,甚至萌生了想拍一些带着自己的照片的想法,开始看着网上那些纪念照不再觉得人的突兀,而是觉得温暖和开心。那些都是他们存在过的证明不是吗?以前总觉得沧海桑田,人存在的影像只能更显物是人非,但现在却觉得山水依旧,草木荣枯,我们能留下的只是前一秒的容颜,和为以后回忆而封存的心情。
以前最不喜欢拍照,因为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自己不拍也不和别人拍,结果当了那么多年令人扫兴的朋友后,我发现真的记不得自己以前的样子了,而我却不可避免地老去。真心羡慕那些美丽和青春被留存在胶片中的明星,那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待到耄耋之际再去端详那些照片该是多么地满足。还有那些经典的照片,带着战火的,带着贫穷的,带着希望的,那些无名氏的身影和神色,总能让被忘记的历史再一次唤醒。
而在此以前我总是喜欢单纯的景物,似乎那意味着永恒,只是这永恒与我无关,所以我很难体会与外界的联系。我总认为生活从不为任何人改变,那些希望留下什么的举措都是妄想,然而最近我才明白,那些记忆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与自己相关,谁都不可能比一个专业摄影家拍出更摄人心魄的照片,但只有带着你的照片才能称为你的照片。
就像是关于人生的道理早已总结精辟,但是我们仍然怀疑仍然寻找。其实生活真的在别处吗?不是的,只有你参与的部分才是你的生活,也许对于世界不值一提,但却是自己的全部世界。或许这才是每个个体存在的必要,因为我们都无法让别人来完成自己的那部分剧本。
我还是没有完全明白一些东西,但是也许参与了就好,至少可以保留下更多的记忆拼图,留给年老后坐在阳光里的困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