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居然有人在放烟花,不知是不是明天七夕的缘故。
七夕被称作“中国式情人节”的时日不长。下午看到有个说法,说牛郎织女已是夫妻算不得情人,一年一次的相聚更是悲胜于喜,只不过商家为了销售概念而蓄意为之。作为新生之物,“七夕”的消费市场还不完善,至少我一时想不出什么与之捆绑的商品,这一点远不及2月14日的巧克力,中秋节的月饼等等深入人心。
早在以前我就思考节日到底有什么意义,这次我想说说节日的礼物。或许曾经某个时候,礼物只是某个体表示感情最直白的方式,而作为节日的礼物多少有些尴尬,因为节日作为群体的行为多少有点身不由己。节日作为传统的一部分自然有它的功用,而节日的礼物变成了约定俗成的礼节、群体行为的跟风和攀比、以及商家盈利的方式。
然而礼物却又必不可少,就像是每到节日蜂拥而至的祝福短信。以前听俞敏洪老师的讲课,说他会把一些人的生日或者特殊意义的日子记下,到时候会送上祝福和礼物,这样以后有什么事情需要求助,别人便不好拒绝。这种做法很难评价,也许会比需要帮助时才突然造访更有礼貌,只是这样的祝福至少在我看来已不纯粹。
只是还有什么更好的做法呢?人和人之间的互动,如果不假借实物,似乎更难辨真心。在礼尚往来的游戏中,礼物是我们最好的装备,用来攻克的是一座座叫做人情、虚荣、孤立的城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