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电影院,《观音山》下线了,最终还是从网上看的。
中国有句老话叫“好死不如赖活着”,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你以为放不下的最终也带不走,你以为放不下你的最终也会淡忘。没有办法,活着是一种继续,不死就无法停止,就要不断地迎接新的景象,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没有闭上眼,世界就那么向你铺面砸来。
活着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意外、生病、饥饿、地震、战争……死亡就是那么莫名其妙,没有理由。我不反对自杀,我认为人有权决定自己的生死,出生已经无法商议,那么真想放弃的时候就给予这么个自由吧。只是我不喜欢把死亡看的太过轻易。如果真的只是一个安慰或者一笔钱就可以打消自杀的念头,那种死是对自己的不屑。如果非要举出值得死去的时候,我想应该是自己心满意足,不再需要新希望的时候。那时候,可以和浮士德一起喊出“请时间停下来吧”,那时候,自己的故事便可以定格。
曾经我被英雄的故事感动,直到现在我依然更喜欢悲剧。只是理想、使命、荣誉、家国、世界等等等等的一切,都不再是我放弃生命的理由。那些抽象的名词,是名利的诱饵,你可以陶醉其中自我满足,但那又怎样?《观音山》中说“城市那么大,谁在乎我们。”是的,没有人在乎,只是我们不敢承认,因为一旦承认,死亡就无法崇高,而活着也更无必要。我们应该学会怜惜自己,也怜惜他人,我很喜欢本科同学的一句习惯语,“我们那么小,那么可怜”。
我们真的没有想象中的强大,也不是上帝刻意的选民。灾难来临的时候,生命是一点一点的,消失了,不见了,再也没有了。自然无情我们无能为力,但是其他的时候,请活着吧。
加载中,请稍候......